P联系了医院的朋友,原定周二才能拿到的胃镜病检结果,周一上午就能出来。鼓励自己勇敢地迎上去吧,因为你已无路可逃。
心里既害怕又期待。纵使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在内心深处,却也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期待着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
10月17日,周一,早早地到了单位。务必要把手头几项正在做的工作处理好,不留尾巴。从七点忙到十点,总算大头落地。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几张银行卡上有限的数字规整到一起。但最后一丝侥幸占了上风,等结果出来再说吧。
想到结果,即刻坐不住了,就像世界末日突然降临了一般,也就突然没有了独自面对的勇气。P从天而降,我们一路十指相扣,彼此交换着的眼神里充满了无言的慰藉。
直奔病理科。P冲在前,我跟在后。我不敢上前多出一步。她和医生交涉,我一言不发。
单子拿过来,她只看了一眼,就紧紧地抱住了我。
我也只看了一眼。
我们看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没有看到有关细胞增生的字眼!居然没有!
奇迹真的发生了,心里千钧巨石落了地。
就这样,一张单子改变了我的世界。像做梦一样,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异常得清醒,虽然噩梦中可怕的情形记忆深刻,但却知道刚刚只是一场梦而已。
就这样,清醒的我也似乎一下子豁达了。我甚至为刚刚的怯懦而哑然失笑,我仿佛不再惧怕肿瘤,因为肿瘤君并没有真的降临在我的身上。我以为,在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只要他不来,一切都还不晚,一切都还有
救......
找医生开药的路上,很短的时间,我却想了很多:我一定要加强锻炼、善待自己,我一定要更加善待生活、善待他人,我一定要更爱更爱这个美丽的世界,更爱更爱亲人和朋友......按捺不住的喜悦让我喜形于色。
但那笑容还没褪去,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生生咽下:可是,甲胎蛋白为什么高呢?
是啊,甲胎蛋白为什么高呢?面对我认死理的疑问,医生说,你做个CT吧!
CT需要空腹。我不禁暗暗佩服自己,这么有先见之明,尽管已经饥肠辘辘,却连水都还没喝上一口。
中国哪里的人最多、最密集?有人说医院。这个回答绝对颇有道理。在信阳这个最为大家认可的三甲医院里,每一次来看到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做CT的队伍排成了长长的两列。终于轮到了我,却被告知只能等到下午了。下午就下午吧,下午早早地赶到,却又被告知至少要喝1000ml的水。买来两瓶矿泉水,咕嘟咕嘟喝下去,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是我第一次做CT。带着身上的凉意,躺上冰冷的CT床,感觉很不好。但好在很快就结束了,被告知第二天
上午拿结果。
因为胃镜结果的惊喜(虽已很糟糕,但的确是惊喜),还因为体检时彩超检查的一切正常,等CT结果的时候,没有更多的忐忑。倒是周遭的环境似乎变了,不少朋友、同事就知道了我生病的消息,陌生的甲胎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定位让大家都心存疑虑,他们关切地宽慰,甚或忧心忡忡地建议外疗,也有的列举出被误诊延误的例子。
原本并不平静的心再次掀起了波澜。甲胎蛋白到底为什么高呢?这个无解的问题一次次不打招呼地在脑海里呈现。说不定是误测了呢,说不定是检验的偏差呢,在辗转反侧的无眠中,我决定,第二天再去化验甲胎蛋白。
如期待的一样,CT检查肝胆脾肾胰腺一切正常。如期待的不一样,甲胎蛋白比一周前又略微升高!
办外疗,办外疗!我急切地、冒冒失失地跑到肿瘤科。之前的女医生不见了,变成了男专家。听完我的讲述,他轻描淡写地说,甲胎蛋白轻微升高没有临床意义。可是,为啥第二次比第一次又高一点?看我不依不饶,不愠不火的他变成了疾风骤雨:你又没挂我的号,我已经和你说得够多了!回敬的话到了嘴边,可还是压住了心底的怒火:之前挂过号了呢,不知道还需要挂,我这老查不出原因,办外疗行不行?你这种情况没人会给你办!那什么情况能办?除非你确诊肝癌!
一句话呛得我猛怔了一下。无心和他理论,矮了半截似的出了门。
我无意评价他的医德,但这样的医生并不是第一次碰到。当年父亲骤然离世,母亲悲伤过度,咽炎复发,我带她看耳鼻喉科。也是一个专家,态度倒是温和,但他的一句“你这可是得了不好的病”让母亲雪上加霜。虽然这样的医生为数极少,但这也许就是人们到医院看病,但凡有条件,总想找找熟人的缘故吧?
那就找熟人吧。
热心的同事带着我跑前跑后,个个是大腕级的专家,不但热情随和,也终于让“甲胎蛋白为什么高”的疑问有了让人心安的解释。专家说:0-7的参考值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是相对95%左右的人群。但有5%左右的人高于这个范围,却并不是不正常。
我会是那少数的5%吗?
我需要寻求答案。
下了高铁,直奔医院。朋友联系了朋友,算是在医院有了熟人,心里踏实些许。但面对想看哪个科的疑问,我无所适从。是啊,我应该看哪个科?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不得而知,但无论怎样,胃病是要治的,那就先看消化内科吧。
甲胎蛋白偏高,应该看肝胆科,怎么到我这里来了?专家果然有着同样的疑问。听完我的讲述,他告诉我,
甲胎蛋白高于200对肿瘤的诊断才有临床意义。这一说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识。他一定是看出来,我并没有信服他,而且,我当下需要的,其实是一个结果,是我属不属于那5%的结果,是我到底哪里出了毛病的结果。他说,那你做个加强核磁共振吧,极小的肿瘤都能看到,如果核磁结果你没有看到肝脏实质性占位这几个字,回去吃点药治治你的胃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做核磁时,先被那阵势给震住了:像上手术台一样,签字画押;注射药物,会有些疼,但不能动;耳朵要用棉签塞住,声音太吵;如有不适,手动一下,我们会立即停下来......在茫然无助中,整个身体都被推进了核磁舱,我闭上眼睛,忍受着耳边建筑工地般的噪音,告诉自己,不能动,不能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等来了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终于重见天日。
就这样,忐忑地做着检查,不安地等待结果。无论是检查,还是等待,都是一种煎熬。
煎熬中的乐趣,就是被师兄带去疯玩。师兄是年少时的好友,是我和润共同的朋友,有了曦儿后,不知该称他为叔叔还是舅舅,他创造性地发明出“叔舅”一词。一起爬山,他向朋友介绍,这是孩子的姑姑,朋友笑了:你还有妹妹啊?我接过话茬:是校友,但他待我像亲妹妹。彼时心里很为这份难得的情谊感动。对,就是师兄,还有贤惠的博士嫂子,“收留”了前程未卜的我,让我的求医之旅还像是在度假。在球馆里,没人因为我连拿球拍的姿势都不正确而另眼相看,一位十数年如一日坚持打羽毛球的阿姨认真地纠正着我的动作,我因为运动后的大汗淋漓感受到久违的轻松和惬意;在云梦山,我们冒着狂风寻找“战国军校”,走进千古奇人鬼谷子的传奇世界,登临南天门,在“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中释然了一切......
可该来的还是会来。
核磁的结果,当然没有看到“肝脏实质性占位”的字眼。可奇怪的是肾盂旁发现了囊肿。甲胎蛋白升高会和它有关吗?第一时间拨通了朋友H的电话,他是一所著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颇有建树的泌尿外科专家。之前得知我的境况,盛情邀请我前往检查。不想给他添麻烦,我开玩笑地说,等我肾上有毛病再去找你!没想到一语成谶。
偏偏不接电话。消化道专家看了看结果,说,小囊肿没问题,长大了割掉就行了。你要是不放心,就到泌尿科看看。
把单子递给泌尿科专家。他说,我只看片子,不看单子。看着片子,他皱起了眉头:你看,这里和这里不一样。我茫然地望过去,看不到任何不同,不置可否地听他说:谁让你做的核磁?做什么核磁,怎么不做CT?我小心翼翼地说,我之前做过CT了,没发现什么问题。那就再去做个宝石CT!
在忐忑中等待着第二天再去做宝石CT。看我心不在焉,师兄说,打球去!
果然,再次大汗淋漓之后,心情好了很多。夜晚,H的电话打来,从医学的角度给我讲了很多,核心就是,不必放在心上,咱不做什么宝石CT,三个月后再做彩超复查就行。不是朋友,是没有医生会给病人这样拿主意的。我自然毫无保留地信他。我知道他的担心,我自己也在心里犯嘀咕:如此频繁的检查,是否必须?会给我的身体带来什么?当下为大家所关注与诟病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又岂是医患一方的过错?
可是第二天,甲胎蛋白为什么升高的问题依然困惑着我,就像卡在喉咙中的一根鱼刺,欲去之而后快。肿瘤科专家给出了他的方案:你做个肿瘤标志物检测吧!甲胎蛋白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你肝脏没问题,如果其他部位真有肿瘤,不会只是单纯的甲胎蛋白升高,如果有别的标志物升高,就指明了方向,再有针对性地排查。
又是一个空腹的早晨。又是两天漫长的等待。
10月23日一大早,拿到检查结果的时候,室外的雨下得正酣,而我的心里却瞬间阳光明媚,光芒万丈,就像我失而复得了整个世界......
题外话
1、生病,难的其实不是面对当下,而是对未来的恐惧。
甲胎蛋白升高,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一个无解之谜。这一次的机缘巧合,让我认识了它,了解了它,重视了它,因它起波澜,为它消得人憔悴。而在此之前,它是什么,它在哪里,它在我体内是什么样的状况,我统统不得而知。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像紧箍咒一样绑在我的头上,随时会被命运念响咒语。
11月4日,省十次党代会闭幕的日子,放下一周的劳碌,遵照“再连续复查两次,都正常才可放心”的医嘱,我再次走进医院化验甲胎蛋白。又一次出乎意料的是,在正常之后,它再次升高了。
肿瘤科那位相熟的专家说,你办个外疗吧,彻查一下,如果因为疏忽遗漏了,将是难以弥补的错。他还说,当然,也不要有心病,有一位病人肿瘤标志物升高,整整查了五年一无所获,五年后,终于安心了......
查与不查,的确是个问题。
我回到信阳,在一番犹疑决断之后,最终选择了暂时不去外疗。经过这一番折腾,我那么向往过正常的生活,那么向往一切如常的日子。尽管它还是个未知数,是个扎在我凡胎肉体中还未被拔掉的毒刺,但我已经不再谈之色变,我相信了朋友的话,“疾病是弹簧,你弱它就强”“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我开始尽自己最大努力地淡忘它的存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积极锻炼,尽自己最大努力地赶走可能存在的阴霾,让生活重新绽放光彩。
我要感谢这一次经历,它让我在匆匆忙忙中终于知道停下来思考人生。我不惜自曝隐私,写下这些,只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引以为戒,多多保重。
2、“成熟的代价,只是虚惊一场,也许这是上帝对你的恩宠啊。我们要务必珍惜。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一样的,但过程却千差万别,为了绚丽的过程,我们要思考得很多……”
“很多的时候,我们囿于一个小我,亲情,友情,爱情……为情所困,为琐事所累……何如阮籍,抡开膀子打铁,兴至所止,扬手而去;又如陶潜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恬淡自然。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率性自然。”
“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状况,适度运动,保持好心情,定期体检。身体是自己的本钱,对身边所爱的亲人意义更重大。”
“别自己吓自已。坚强点。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的。以后多注意身体。”
“忙里偷闲,多溜溜大信阳的大街小巷,管饱神清气爽,身体倍儿棒!”
“我曾陪家父走过八年抗癌,见证了太多的病痛折磨,生离死别。在空军总医院和家父同病房的一位二十多岁的战斗机飞行员,竟恐怖得自杀而亡。人生无常,旦夕祸福。后天健康无非四句话,快乐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远离不良。且行且珍惜哟。”
............
这是大家给我的留言。
我感谢每一个给予我温暖和帮助、信心和勇气的朋友,感谢有你的一路相伴和真诚祝愿!
3、我没有想到第二篇会在这么久之后才草就。不加班不熬夜的忠告,让我发现完整地写下一篇文章并不容易。而拖得久了,境况相异,心态不同,就愈发难以一气呵成。
就像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被感动。我们感慨,我们励志,我们共鸣,这样的情绪也许能延续数天,汇成满满的正能量,但往往很快,生活又恢复如常。
健忘似乎是我们的通病。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
弟子问大师:“人类最古怪之处是哪儿?”大师回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这是多少人的悲哀?又是多少人的宿命?
呵呵,题外话扯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