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的“信阳小院”】“信阳小院”的社交密码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浩 文/图
找一处小院,让时光慢下来,与光阴一起过家家。在信阳,100多家小院被盘活,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这些小院,或隐匿于茶山脚下,或坐落于河湖古村之间,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小满耕读书屋主理人朱威龙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社交密码。
2024年,这位80后经历了事业上的转折——经营的自来水厂被收购,朋友带他来到浉河区的山野间。“走到这儿,突然看见溪水拐弯处的老房子,风一吹,后山坡的竹林沙沙作响,恍惚间,和我记忆里家中的老宅重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威龙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仿佛又触摸到那天的阳光。
朱威龙的初心是想在这里建一座书屋,青砖为页,木梁为脊,把年少时蹲在图书馆台阶上就着路灯读《平凡的世界》的那团心头火炼成照亮乡村的光。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山里建书屋肯定赔钱。因为信阳的好山水,朱威龙建的小满耕读书屋却火出了圈。他坚持“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让雨水顺着旧瓦沟槽流成天然水幕,对斑驳的砖墙进行修复,反而让这里更有了岁月包浆的质感。操作台上的吊灯也是他用老旧木头改造的,夜晚亮灯时,就像发光的书脊。
最妙的是书屋与自然浑然天成:门前南湾湖水库的活水源源不断,河滩上支起露营帐篷,孩子们在这里玩沙、玩泥巴;书屋背后的小山丘像一道天然屏障,把暑气滤成清凉。高峰期,这里单日接待量180余桌。
“很多中国人都有小院情结。”朱威龙原本是寡言少语的书屋主理人,如今却成了小院里的社交中心,“从前总觉得读书是自个儿的事,小院建成后,才发现书页翻动时带起的风,真能把天南海北的人吹到一块儿。”
“您好,请问来这里必须消费吗?”接到游客的咨询电话,朱威龙热情地回复:“您只管来!山茶水随便喝,在这里尽情地玩。”
如今,小院很多客人来自外地,社交媒体上评论区刷满“是聊聊天非常不错的地方”“老板人很好”的留言。“哪有什么经营秘诀。”朱威龙说,“把门敞开了,就会有人来。”
而在信阳,像小满耕读书屋这样的小院还有很多。
以“小院+电商”“小院+亲子”“小院+读书”等业态为主的小院,更是将社交属性拉满。罗山县有稻山房以创意梯田景观为亮点,依托亲人旧居和稻田改造建设,内部可以围炉煮茶,外部设有稻田小火车等供亲子娱乐。浉河区豫茗茶庄园以“茶”为主题,配备茶饮、茶宴、茶宿等服务,同时销售茶文创产品。浉河区归拙园利用本地茶资源,开展沉浸式非遗演艺、传统炒茶体验和非遗美食品鉴等活动,也为周边农家乐和民宿带来巨大流量……
越来越多的小院借助举办各类社交活动,不断拉紧与消费者的情感纽带,让游客在短暂停留中收获归属感与认同感。因为,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社交公式,只有青砖灰瓦见证的真诚相遇。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毛尖市集TOP50主理人市集来啦!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