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精准服务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从“愁入学”到“稳扎根”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通讯员 李梅
“真是太感谢这个好政策了!以前在外打工,最愁的就是孩子上学的事。现在县里帮我们家孩子对接上了学校,我们夫妻俩也能踏踏实实在这儿干活了!”昨日,在阿尔本(息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艾敏一边操作设备,一边分享着喜悦。
她口中的“好政策”,正是息县为破解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在息县,像艾敏这样受益的员工早已不是个例。这项政策的出台,源于现实需求。
近年来,息县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需求持续攀升。然而,不少从外地或乡镇来的员工常因子女入学问题而焦虑。“活儿是好活儿,可孩子上学没着落,心里总不踏实。”有员工坦言。这一度导致不少技术人才流失,企业也连连惋惜。
面对企业“留才难”和员工“安心难”的双重困境,息县县委、县政府迅速部署,由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车间和宿舍摸排需求,最终制定了《关于解决息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人士子女或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问题的意见》。为确保政策落地,县里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在政策解读、材料审核、学位协调等环节全程跟进,实现高效办理。
政策实效体现在一个个孩子顺利入学上。艾敏按公司指导提交材料后,孩子很快被龙湖中学录取。“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她高兴地说。这份“顺利”背后,是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紧密协作:两部门打破数据壁垒,统计用工名单和学位空余情况,通过精准匹配,让符合条件的孩子进入家门口的好学校。
统计显示,自政策实施以来,息县已帮助500多名产业工人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仅2025年秋季学期,就有97名孩子借此顺利入学。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其扎根息县、建设息县。”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政策将企业用工需求、人才发展和教育保障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人才与地方的三方共赢。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对正大力发展户外纺织产业的息县而言,留住产业工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医疗、教育到住房,息县相继出台多项便利政策,让工人更安心、企业更有底气。
“我们秉承‘招工即招商’的理念,通过系列举措送工、稳工,让企业安心生产、专心发展,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点星火 串珠链 织密网——解锁浉河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密码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