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信阳人】党旗映红振兴路 柔肩托起致富梦——记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汪荣秀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一条喜讯“敲响”了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的大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荣秀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桥头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村。村民们纷纷通过手机,向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汪荣秀发去祝贺。
“我就是一直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力所能及的事。”会议间歇,汪荣秀看着手机上来自家乡的祝贺,这位66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干工作也不是为了荣誉和表扬,就是想着给家乡干点实事,让村里的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汪支书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过得可好了。”40多岁的陈永霞是桥头村的一名留守妇女,虽然身材相较常人矮小不少,但乐观开朗,脸上常常挂着笑容,“那是因为汪支书帮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帮助家里缓解了经济压力,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2022年之前,陈永霞一家的经济来源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所得,并且当时孩子还在上大学,生活压力很大。2022年,汪荣秀和张老埠乡负责人远赴苏州招商引进的鞋厂项目,在桥头村顺利建成投产。汪荣秀第一时间找到鞋厂负责人商量,根据陈永霞的身高,为她量身打造了一个岗位。
“现在我在鞋厂一年能挣一两万元,丈夫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四五万元,而且孩子也大学毕业上班了,家里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说起汪荣秀对自己的帮助,陈永霞骄傲地说,“不仅仅是对我,汪支书对村里每个人都很好。”
扎根乡村40多年来,汪荣秀始终秉持着“为民分忧、一心为民”的赤诚情怀,努力当好村民的致富带头人和生活贴心人,让桥头村变了样、换了貌。
汪荣秀积极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到县、乡劳务输出服务站接受技能培训,主动联系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老板们”在桥头村投资建厂,打造就业优势,让村民们能走得出去也回得来。她结合张老埠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桥头村争取到了清理沟渠、建设新型农民培训中心、主干道提质改造等项目,给桥头村及周边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汪荣秀的带领下,如今的桥头村充满活力,水泥路户户通,家家用上自来水,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易地搬迁户安居乐业。
汪荣秀不仅心系村民的冷暖点滴,更以细致入微的关爱呵护妇女群体,绘就乡村“半边天”温暖图景。
在日常工作中,汪荣秀及时向妇女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她们参加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汪荣秀通过精准帮扶、纾困解难,引导妇女们发扬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村里还通过‘好媳妇’‘好婆婆’、三星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妇女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振了干事精气神,让妇女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汪荣秀说,“现在,大家白天干活,晚上跳广场舞,村里每天都其乐融融。”
心系群众办实事、为民解忧谋发展、赋能妇女强根基,汪荣秀不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更以实干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党支部书记躬身力行、破局立新的风采,成为广大妇女争相学习的时代榜样。
“对我来说,‘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个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采访最后,汪荣秀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承为民情怀,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盼。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服务多跑位 办事不受累 潢川县“放管服效”改革引领政务服务新风尚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