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评论:清明祭扫莫要让文明缺位

2024-03-28 08:16:09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李浩

青草渐绿,清明将至。每到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很多人都会采用多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每个人都可以按需选择祭扫方式,但安全、文明应是不变的要求。

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仪的根本是什么。孔子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祭祀与其奢侈繁冗,不如纯朴而行;丧礼与其仪式完备,不如情感真挚。清明祭扫也是如此,要重在“情”而不拘于“形”,领悟清明节本身的意涵远比通过各种形式来祭扫更为重要。

清明祭扫本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体现,但在清明期间,由于祭祀引发的火灾新闻频现报端,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难以数计,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小觑。我们都深知火灾的威力和无情,也见过太多消防员救火的痛心瞬间,永远不要抱侥幸心理,须知,文明祭扫、国泰民安才是对先辈们最大的告慰。因此,寄托哀思、继承遗志、表达情愫的方式应与现代精神文明的要求更加契合。比如,在祭扫的形式上,可以通过家庭追思、敬献花篮等方式缅怀故人,用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方式寄托哀思,也可以用宣读祭文、向后人讲述先人生平事迹的方式传承家风,让清明节既不失庄重肃穆,又能体现时代文明。

缅怀祭奠,“祭”更不能偏离实质。百善孝为先,祭祀丰不如养之厚。养之厚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好的孝道,就在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细节:常回家看看,亲手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放下手机,静静地听一听老人关心的念叨;带着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种点点滴滴的养之厚,折射出最温暖的人性光辉。

让清明更好寄托哀思,让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就不能让文明缺位,文明祭扫,对生者尽孝、及时厚养才是最好的感恩。


编辑:@郑琦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