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麦泛金浪夏收启 备战收储保归仓

2025-05-20 15:22:22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保.jpg

5月19日,徐洪本在为收割机加注润滑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童 文/图

当城市的大街小巷卖杏子的商贩多起来时,麦子黄了。

5月18日,记者驱车行驶在337省道罗山、息县段,两旁是一望无边金色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害羞地向人们传递着即将成熟的喜悦。

“一周后,我县小麦将迎来收割高峰期。”息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二级主任科员王伟对记者说,“接下来一周重点是做好收储准备工作。”

息县张陶乡刘楼村种粮大户徐洪本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家庭农场今年种植了2800多亩小麦,眼下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及时将这些小麦抢收归仓。

“我当前主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是检修好收割机械,另一方面是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的准备。”徐洪本说,“农场现有10多台农机刚刚全面检修保养了一遍,粮食烘干用的颗粒燃料也都储备充足了。”

经营家庭农场十多年,徐洪本购置了6台收割机、4辆运粮车和一套粮食烘干机,他要确保这些机械在关键时刻都能正常运转。凭借十几年大面积种植小麦的经验,徐洪本深谙麦收时节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每年此时他都会重点做好干热风防范和连续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

徐洪本说:“正常情况下,我自己的机械4天之内就能收完农场的麦子。若遇阴雨天气需要抢收,也已协调好其他收割机支援,小麦的运输和仓储也都做好了预案。”

息县杨店乡永红村的农户马芳冰近两年在种粮方面,开始处处向徐洪本学习。

“我今年种了280亩小麦,麦收工作的压力很大。”马芳冰说,“主要原因是地块分布过于零散,这么说吧,收麦子需要绕整个村庄一圈。”

尽管零散的地块让马芳冰感到很麻烦,他还是一样按照徐洪本的经验做好了周全准备:他不仅对自家的一台收割机、一辆运粮车和一台旋耕机进行了全面检修保养,还提前联系了其他收割机手以备雨天抢收支援,甚至连抢收小麦运到徐洪本的农场烘干,他都做好了准备。

马芳冰说:“如果天公作美,即使累一些,我自己的农机三四天就能完成收割。这样,我就能腾出时间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

一转眼,马芳冰专业种粮已有5个年头。按他的说法,种粮的收成与为其他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的收入基本相当,这也使他的收入多了一重保障。

关于收回的小麦,马芳冰不打算长期自行储存。不少粮食仓储和加工企业已主动联系他,有的甚至愿意在收割完成后直接运走粮食。

在337省道罗山段,记者看到路边有一家“粮食银行”。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做好新收获小麦的收储准备工作,包括烘干、晾晒、存储等相关设施均已准备完善,当然也包括当场支付给农户的收购资金。

关于当前麦田管护工作,息县农科所副研究员朱树贵对记者表示:“大多数地块已不需要专门管护。随着近日气温升高,小麦成熟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农户需重点防范干热风危害,对完全成熟的地块要及时抢收。”

紧张的麦收尚未全面展开,息县中麒农业公司负责人李林已开始总结今年的小麦种植情况了。

“今年主要面临小麦生育期干旱少雨的挑战,除积极组织抗旱灌溉外,适度延长小麦生长期也十分必要。”李林说,“个别没有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块,小麦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若生育期能适当延长,就能充分利用前几天的有效降水。”

5月19日,337省道沿线麦田已出现零星收割作业,乡村道路开阔处偶见晾晒的小麦。来自外地的联合收割机正陆续抵达,标志着“一夏顶三秋”的麦收大会战即将全面拉开帷幕。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