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就搞定所有事,再也不用各部门轮番上门,真是省时又省力!”昨日,息县一家餐饮服务企业的负责人谈起如今的监管模式,赞不绝口。这是息县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运用系统性改革思路推出的新举措。
为了让监管既有效又不给企业添负担,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税务局、县司法局等25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新型监管模式。这种创新做法将分散的监管资源整合到一起,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实实在在为经营主体减轻了负担。不仅如此,“随机抽查、结果公开”的透明模式,还解决了传统监管中“选择性执法”的问题,让公平竞争的阳光照到市场的每个角落。
今年以来,息县双随机联席会议办公室紧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进一步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做深做细,制定出《息县市场监管领域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清单覆盖了市场监管、税收征管、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多个重点领域,包含25项抽查任务。通过统一的监管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从机制上确保了检查的公平与透明。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开展100多次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企业120余家,联合抽查占比达到100%。
在具体的监管方式上,息县坚持差异化管理,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风险等级调整监管力度。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对高风险领域和失信企业,则适当增加抽查频次,以此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局面。
为了让监管更加精准,息县还积极探索“双随机+智慧监管”的融合模式。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推行非现场监管,实现了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提升了监管效率。同时,所有检查结果都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加以限制,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
重复检查减少了,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经营和创新上,市场活力也明显增强。息县将继续通过机制创新,深化跨部门协同,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从常态化向规范化、精准化升级。同时,瞄准智慧监管这个新方向,深入运用大数据分析、AI智能识别等技术,构建起“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的新型监管生态。通过不断提高监管效能、提升服务温度,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持续释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李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