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兰 通讯员 李景华
8月15日,位于商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中科钢结构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臂有序运转,钢材在流水线上快速完成切割、焊接等工序,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我们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不久,就接到了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中铁集团等央企的订单,目前满负荷生产,员工干劲十足!”该公司生产部经理杨永清指着一旁码放整齐的钢结构件介绍,“这条生产线年加工钢材30万吨,产品涵盖桥梁、厂房等六大类,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商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链式招商”为抓手、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环保装备制造、光电科技等主导产业聚链成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该开发区以河南省水处理龙头企业开源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开源环保”)、河南商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我们发挥‘链主’作用,串联上下游10余家环保水工装备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开源环保负责人杨允鑫说。
在新引进的地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名技术工人正围着一台大型数控机床忙碌,有的连接线路,有的调试设备……“厂房刚验收完,现在正加紧安装生产线,预计下个月完成调试。项目投产后,可年产卷扬机300台,产值近亿元,并将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落户,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项目负责人刘文先介绍。
招商引资与投产达效的“双轮驱动”,让该开发区发展势能持续攀升。围绕环保装备制造、光电科技两大主导产业,该开发区实施“链长制”精准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主动出击。今年,累计外出招商20余次、接待客商80余次,成功签约项目7个,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群效应。目前,该开发区在建项目9个,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跟踪服务。其中,水利水工配件加工生产项目、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等均超时序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可提前投产达效。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为该开发区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通过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协作,企业的创新活力得以充分释放。“我们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原学者工作站,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人才交流的深度融合,更通过联合研发掌握了水污染处理设备的核心技术,这一突破带动企业年产值增长20%。”开源环保技术部负责人李立金指着一款小型水污染处理装置介绍,“这款装置体积小、效率高,市场反响良好,这得益于科研创新平台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中试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这些创新平台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锚定‘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深化‘链主企业+科创平台+配套园区’发展模式,加快推动苏信合作产业园、水利水工配件加工生产项目等投产达效,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多商城贡献力量。”谈及未来发展,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先锋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