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玩弄低价数字游戏
去年上半年,谢先生新居装修,在做衣柜时,装修公司的报价是800元/平方米,整个柜子做下来,大约是2000元,而小广告上的装修队报价仅为300元/平方米。“同样的板材便宜了一半还多!”谢先生喜出望外。然而,完工结算时,木工却索要3000元。
原来,家装公司的报价是按照柜子投影面积计算,也就是柜子的长乘以高,所得结果再乘以单价;而装修游击队的报价是按照展开面积计算,按照柜子六个面加上隔板所需板材,乘以单价,难怪总价高出不少。
监理支招:一些业主对装修知识了解甚少,很多时候都只看价格。装修游击队报价单上,瓦工类报价很低,甚至是赔钱的,以此吸引客户,同时,报价单往往不包含水电、吊顶等项目,结算时要价很高。对此建议业主装修之前,还是有必要对装修材料、工艺做一番了解,或者找懂行的朋友给一些建议,不要光看价格来作决定。
陷阱二、假冒伪劣无孔不入
业主袁先生最近比较烦,因为他在某建材市场购买的地砖,平整度很差。铺砖工人甚至先给他打了预防针:“铺坏了别怪我。”袁先生不明白,店里的样品看着好好的,找到店家,对方强调是优等品,袁先生也没法驳斥。
事后,袁先生才了解到,原来,目前市场上的瓷砖生产厂家对产品等级的划分很不规范,某些厂家的优等品,可能按照其他厂家的标准就只属于合格品。
监理支招:建材行业是消费陷阱的高发区。乳胶漆、板材、管材的假货非常多,而这三种建材往往是实行“半包”的装修游击队承担的。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要一味听信卖家给产品所做的“保证”、“澄清”。在选购时,应尽量在知名品牌的专卖店中选购,质量、安装、售后也会更有保障。
陷阱三、含糊合同雾里看花
去年上半年,徐小姐装修新居,然而装到一半的时候,施工队突然停工,询问要不要拆掉书房的隔墙。徐小姐不解:“当然要拆啊,设计图上隔墙是要换成推拉门的。”包工头趁机表示,拆墙的费用为60元/平方米。徐小姐了解到,同样工程的市场价仅需要25元/平方米,但是包工头咬着高价不放,她只能忍气吞声。
监理支招: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装修游击队一开始报价单的表述比较笼统,往往只标注所用主材的品牌,并没有明确注明是哪个型号。在这种情况下,业主若是遭遇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装修游击队,一套房子装下来,光墙漆一项就有可能被“讹”走几千元,而且,墙面甚至会走样、开裂,业主却还被蒙在鼓里。
业主和设计师或业务员谈合同的时候,要分清楚材料、工艺报价,看看是否和实际使用的一样。同时,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家装公司,正规公司为了谋求发展,会有完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