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帅
金秋九月,罗山县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近日,在周党镇金源万亩油茶示范基地,茶农正忙着采摘鲜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以前种茶,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套种油茶,一亩地能多赚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甜!”
近年来,罗山县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创新模式、延伸链条、打造品牌,让这片“绿色银行”真正成为林农的“致富树”。数据显示,全县油茶基地面积从2020年的11万亩扩展至今年的23.8万亩,规模翻倍;2024年挂果面积达8.6万亩,鲜果产量4000万公斤,综合产值近1.5亿元,带动林农增收。
“两茶”套种模式成为罗山县油茶产业的创新亮点。自2005年起,当地茶农在茶园中套种油茶,逐步形成梯带茶园套种和点状套种两种成熟模式。目前,“两茶”套种面积3万余亩。
产业融合让油茶“活”起来。金果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成1200吨年加工生产线,打造“山茶开了”品牌;申林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建成500吨生产线,推出“亿家笑”品牌。全县培育省级油茶龙头企业8家、市级9家,新增油茶加工产能1700吨。更令人欣喜的是,油茶与文旅深度融合,云禾山水油茶基地创成国家3A景区,金源公司鸡冠石、桃园基地成为观景胜地,申林公司集茶园、民宿、研学于一体,让游客在采茶制茶中体验乡村魅力。
品牌建设让罗山“山茶油”走向全国,“优乐喜”“山茶开了”等9个茶油品牌获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金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郑州建成300平方米的“山茶开了”品牌运营中心,通过“内容+电商+社交”的线上营销模式,让信阳山茶油走进千家万户。
“油茶产业是罗山县的‘绿色银行’,更是乡村振兴的‘造血机’。”罗山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罗山县将深化林权改革,激活发展潜力;强化招商引资,汇聚社会资本;加强组织协调,优化要素保障,让“山茶油”真正成为罗山县乡村振兴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