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4月18日,记者走进羊山新区彭家湾乡张岗村看到,种粮大户徐宏民正带领家人抢抓农时,在自家承包的80亩稻田里忙碌着。与往年不同,今年他首次尝试种植再生稻。
“以前只种一季稻,听说再生稻能‘一种两收’,省成本又增产,就想试试看。”徐宏民一边操作插秧机一边对记者说,今年,他特意从外地引进“桃优香占”优质再生稻品种,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种植。
再生稻,即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田间培育,使其再次萌发成穗,实现“一种两收”。这种模式省去耕地、播种、插秧等环节,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
“我们采用机械化育秧,既省人力又保证秧苗质量。乡里组织的培训让我们掌握了再生稻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心里更有底了。”徐宏民对记者说。
“再生稻头季产量比普通稻还高,二茬稻因生长期昼夜温差大,米质更佳,口感香糯,售价也更高。”徐宏民算了一笔账,按照往年的行情,头季稻每亩能收800斤左右,二茬稻也能收400斤左右,二茬稻的售价每斤能比头季稻高出3至4倍,这样算下来,种植再生稻的效益比普通稻要高出一大截。
为确保种植成功,徐宏民外出学习再生稻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指导。从选种、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
“每年这个时候村里最忙,今年天旱,我们更得想方设法服务村民。”张岗村党支部书记张兰兰说。村里积极协调水源,组织村民抗旱自救,邀请农技专家指导科学灌溉、合理施肥。此外,村里还组织党员先锋队和青年志愿者帮助缺劳力的家庭,并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张岗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湃表示,再生稻种植是村里产业振兴的新方向。村里将积极引进再生稻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