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闯红灯!”7日上午10时,值守在海城肉联厂交通岗的文明交通引导员汪文涛手持小红旗正在引导行人遵守信号灯指示过马路。最近,细心的海城市民发现,在海城市内的几条交通干道上,经常会看到头戴小红帽、手拿小红旗、口中含着哨子的交通引导员在协助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文明出行引导员。
据介绍,为大力助推鞍山、海城两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海城市政府专门提供了12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招募文明出行引导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其中有96人符合条件,60%以上是女性,9月1日起在海城市区的中街岗、肉联厂岗、宾馆岗、大桥岗、铁西广济医院岗和新华岗正式上岗,他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劝导行人、非机动车做到“车不越线、人不乱穿、各行其道、秩序井然”,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努力实现路口无非机动车闯灯越线,无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乱穿乱行的效果。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给行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指路、扶老人和盲人过马路等。交通管理部门将引导员们编成6个小组,分别值守在市区的六个灯控路口,每天的工作时间为早上7点30分到下午5点30分。
当日上午9时40分,来自新立社区的居民王丽正在中街岗指挥行人过马路。秋日的阳光异常刺眼,即便是戴着帽子,朝向阳光站岗的她仍有些睁不开眼睛,虽然被烤得难受,但王丽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似乎是担心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她跟记者简单聊了几句,便又开始专心指挥起行人过马路。王丽说,自己成为一名文明交通引导员,不仅增强了文明交通的意识,就连家人也受到她的影响,出行时更加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了。
采访时,让人感到温暖的一幕发生了,一位引导员正扶着一位老人过马路,老人看上去有80多岁,弯着腰。引导员细心地搀扶着老人,耐心地说道:“大爷,马上就要变成红灯了,我们得稍微提速了,小心点儿!”这位热心的引导员名叫方丽平,今年44岁,是一名下岗工人,她告诉记者,看老人腿脚不方便,她不放心老人自己过马路,万一走到一半,突然变成红灯,太危险了。
海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张仲海说,文明交通引导员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他们的坚守已经赢得了市民的广泛“点赞”。通过近期的上岗情况来看,效果非常显著,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信号率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将加强对这些公益岗位人员的管理,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早日实现创城工作的总体目标。
千华网 鞍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