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榨"花生油存健康隐患传统小作坊需加强监管

2015-01-27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土榨"花生油存健康隐患 传统小作坊需加强监管

姚雯/漫画

记者日前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检察院采访时获悉,近年来,该院深入开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检察监督活动,2014年至今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12件19人。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在该院受理的12件案子中,10件都是镇(街)传统小作坊生产、销售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花生油案。这些涉案花生油大多打着“传统”“土榨”“纯天然”等旗号,颇受消费者青睐,而实际质量令人堪忧,对这类小作坊的监管亟须加强。

现象:“土榨”花生油颇受青睐

记者了解到,涉案的花生油生产厂家多为在镇(街)经营时间较长的小作坊,有的甚至有20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这些小作坊常年生产、销售所谓的“土榨”花生油,也为附近农村种植花生的农户提供代加工服务。

在电白区的一些镇(街),这样的小作坊很常见。“土榨”花生油的方式一来方便农村群众把农产品转化为生活食用油;二来初榨出来的花生油因高温及花生油残渣作用香气扑鼻,味道醇厚,常被认为是“纯天然”的健康食用油,颇受消费者青睐,一些城区居民甚至专程到这些小作坊购买刚榨出的新鲜花生油,有的还把它当作“土特产”赠人。

调查:“纯天然”产品不经检验直接销售

令人趋之若鹜的“土榨”花生油果真是质量上乘的好油吗?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被查获的小作坊在对原料的管理上十分混乱。这些小作坊通常会一次性购进几吨花生堆放在仓库,一方面用于自己榨油,销售营利,另一方面在帮农户代榨油时,用于对榨油机进行预热,以保障出油量。

据执法人员反映,被查获的小作坊根本不会考虑存储环境的问题,购进花生后便简单堆放在仓库里。由于南方天气潮热,花生在购进前后通常放置时间较长,又因仓储条件简陋,花生很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毒素。有的小作坊经营者为谋取更大利润,甚至故意低价购买劣质花生作为榨油原料。此外,这些小作坊的加工工艺也十分简单,通常只有“花生去壳、加热烘烤、压榨出油、过滤沉淀”四道工序,由于设备落后,很难将霉变的花生过滤出去。

据茂名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人员介绍,霉变花生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对光、热、酸较稳定,只有加热到280℃—300℃才裂解,一般烹调加工温度难以将毒性消除。人若大量食用含此毒素的食品将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我们的设备比较陈旧,工艺也简单,通常只是稍加沉淀后就直接销售。但我们经营二十几年了,一直都这样卖,有没有毒的问题我们没怎么想过。”经营者杨某被查处时如是说。

呼吁:对传统小作坊亟须加强监管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像杨某这样的犯罪嫌疑人不在少数。这些镇(街)传统小作坊尽管生产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花生油,却总以延续“传统”为借口,长期从事生产、销售活动,不思改良生产工艺,忽略了百姓的健康,更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检察官认为,传统小作坊花生油厂方便基层百姓,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风味,有一定的便利性,但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此类传统小作坊的监管,严格规范检验检测程序,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同时注意引导和保护,积极帮助和督促传统小作坊加强原料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让百姓真正吃上安全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