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第二届中原名师,信阳市羊山中学副校长
课题名称:
《创设趣味性生活化英语大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李玲和工作室成员在进行关于创设趣味性生活化英语课堂的研讨
□ 李玲
2010年,信阳市一所崭新的学校——羊山中学诞生!一所起点高、平台宽的现代化学校给了我创新的激情,从教20载的我有了职业第二春的无限梦想。2014年有幸被评为河南省中原名师,又使我多了工作的动力和压力。5年来,我一直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和副校长管理工作。置身于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如何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勇立潮头?如何真正把教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师生搭建起成才、成功的大舞台?面临着我校的学情,结合我校实际,构建趣味性生活化英语大课堂的想法慢慢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一、立足我校实际,明确科研方向
我平时有“三爱”:爱读书、爱钻研教材、爱上网“淘宝”。我们学校学习氛围非常好,上至谈校长下至所有学生,打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的理想。在业余时间,我的时间主要就用在读书上。在阅读教科研书籍的同时,我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遇到不同课例会带着问题上网“淘宝”。
数年的探索,我和我们组的老师产生了“创设趣味性生活化英语大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的想法。
首先,我们的学生来自城乡接合部,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教材的局限性,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我们就想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上下功夫,创设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其次,结合英语课的特点,即“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才是有意思的英语教学。于是,我们就想从“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英语课内外作业生活化”几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二、分组讨论方案,同步落实教学
在明确方向后,我召集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结合七八九年级教学实际,从《初中英语趣味性教学研究》《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的研究》《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生活化的研究》四个子课题来落实《创设趣味性生活化英语大课堂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本课题2015年8月通过省教研室课题组获得立项。
明确任务后,我们从趣味性和生活化两个方面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又提出不同的操作方案。在七年级我们重在生活化短剧表演活动,八年级重在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等展示活动。
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展示,进行课例研修。录制典型课例,从四个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去探索,并且在年级和学校优质课大赛中体现出研究成果,按课题研究方向进行赛课的评比。
三、全面落实教研,展望成果汇报
在上学期期末,我们已明确今后两年的教研方向,开学初,每组教研计划已严格按照原先的计划制订教科研活动:各子课题按照所制订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把研究方案和措施全面落实到日常教学、课外活动中去。用所制订的方案促进教师研究教材教法,通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生活化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来展示我们所探索的成果,交流不同子课题所取得的经验,并探讨各种高效教与学模式融合的方法。在课题实施不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师生感兴趣的“教和学英语”的方式及实效性的生活化英语活动途径。创设我校的校本课程——趣味性英语活动课,并在此阶段举行大型英语艺术节,全面展示“趣味性生活化英语大课堂”的成果。
四、成果初现端倪,教改如火如荼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已形成一部分很有特色的英语“校本”活动,七年级的“英语奥斯卡短剧”表演,我们设立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美工、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等”奖项,充分调动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演英语、唱英语的积极性;八、九年设立了“我是歌手”英语歌演唱比赛;九年级编撰了校本教材《河南省中考一轮复习导学案》和《河南省中考一轮复习导练案》。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通过课题研究,我收获了新知识,获取了新成长,也拥有了很多以前不曾有的新感受。首先,练好“内功”十分重要,厚积方能薄发。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本功,那么课题研究就犹如横亘在面前难以逾越的大山。任何一项课题,从立项到构思,从创新到结项,皆需深厚的科研能力为基础。因此,平时要注重夯实基础,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其次,课题研究是项系统工程,每一步都要提前有所规划。我在主持本课题研究时,开题之前先后召开五次会议,集思广益,确定研究大纲,并对其细化,力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每一个问题。事后证明,这种方式是很有效果的,它保证了研究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本文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