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点燃老区希望之光——信阳教育发展40年述评

2019-01-15 来源:信阳日报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康松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沧桑的古老历史,丰富的人文资源,众多的英才豪杰,传奇的风云故事,神秘的遗址遗迹。历史从远古走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形成了与河洛文化、汴梁文化鼎立的江淮文化。自1997年恢复高考以来,信阳本科进线率和进线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连续六年空军飞行员录取人数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一名。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光辉历程。40年来,老区信阳人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40年筚路蓝缕,40年薪火相传,40年砥砺奋进,40年劲歌飞扬。

点燃老区的希望之光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的芳菲四月,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批天之骄子,背起行装,怀揣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和改变个人命运的朴质愿望,走进了大中专院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年的信阳人民温饱尚未解决,人们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韩勇建介绍,198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53元;在总人口627万人中,就有257 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9个县都属于贫困县。

2018年9月1日,央视播放的2018年《开学第一课之“大眼睛”拍摄者解海龙分享追梦故事,寻梦路上点燃孩子们的希望》节目里,展示了一张题为《姐妹俩》的照片,这是一件真实发生在商城县苏仙石乡琉璃河村的故事。在该村杨永香家,石头墙、茅草顶,房子没门,土坑没被,全家四口人,当娘的瘫在床上,两个女儿穿着别人捐来的衣服,姐姐裤子上磨出了大洞,妹妹的脚趾伸出了鞋外。杨永香姐妹收到了20元的捐助,家里准备让姐姐去上学,妹妹拽住书包说:“姐,俺也要上……”

“泥巴凳,泥巴台儿,泥巴台上泥巴孩儿,这是真实写照。 我曾经看到固始的一个村小,连泥巴凳、泥巴台也没有,教室的地上挖了很多坑,孩子们都坐在坑里,趴在地上写字。房屋倒塌的事故时有发生。一位校长在记事牌上写道:“千万要牢记,下雨就放学!”回想过去,韩勇建感慨良多。

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信阳人民行动起来了,利用生产队的仓库、牛栏,在空地上搭草棚子,初中、小学毕业的农民当民办教师,各地纷纷办起了学校,保证农民的子女就近入学。古朴贫困的信阳大地,到处书声琅琅,歌声飞扬,人们在古老的大地上点燃了希望之光。

“两基”,振兴信阳教育的奠基工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普及义务教育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两基”)。这是一条光辉而又充满坎坷的伟大征程,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信阳人民,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两基”攻坚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信阳上下的共识,写在了墙上,烙在了心中,融进了血液。

据时任市集资办学办公室主任李培模回忆,为了信阳的孩子都能上学,为了确保教师工资发放和教育经费的划拨,地区、县(市)两级政府都停止了其他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教育发展。但是,当时的财政支出犹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怎么办?“人民教育人民办”“集资办学”!

1984年11月24日,地委、行署召开集资办学现场会。这次会议在息县报到,开到淮滨,最后在潢川总结,参观了三个县。同时在息县的新集村小学、潢川的高楼村小学举行了隆重的“接碑”仪式,因为这两个村为建设村小投资都在10万元以上。按照行署规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村小和30万元以上的乡镇初中,由行署立碑表彰。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县县长和70多个乡(镇)长。

“为了建设更多的学校,为了孩子们都能上学,英雄的信阳人民展示出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只要说办教育,老百姓不但舍得出工,舍得出力,更舍得出钱。在他们并不富裕,有的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哪怕没有房子住,哪怕过年不吃肉、不买新衣服,也要勒紧裤带,节衣缩食,积极缴纳教育集资款。仅1984年这一年,全地区就集资2592万元,新建校舍1.5万间,添置木制课桌凳6.4万套,有1085所村小实现了‘一无两有’。”回忆集资办学的10年过往,李培模感到往事历历在目,思绪万千。

1985年,商城县余集乡石板冲村自发集资建村小学,建成后没有木料做大门,该村路边组70岁的“五保户”唐前程、任前英老两口,主动把准备为自己做棺材的木料送到村里给学校做大门,此举可谓感人肺腑。此后,那扇大门便成了中央电视台做“希望工程”公益广告的重要素材。

为了让家庭困难的孩子也能上学,信阳各界人士,信阳籍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也纷纷在家乡设立不同形式的“教育基金”“奖学金”“园丁奖”“状元奖”“贫困儿童救助金”等,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把拳拳爱心洒向信阳大地,温暖和滋润着贫困学子苦涩的心。

为了每个孩子都能入学,多少代课老师穿行在贫瘠的土地上,出现在贫困的家庭里,寻找因贫失学的学生,劝说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教师朴实的信念和行动,折射出教育事业最光辉的价值和最崇高的追求。

为了孩子都能入学,各级政府依法兴教的场景,也历历在目。多少位市县乡党政领导争当“教育书记”“教育市长”“教育县长”“教育乡长”;多少基层政府部门坚持“事紧先为教育办,钱少先为‘普九’花”,多少教育督导人员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成语,历尽千辛万苦……

2000年,信阳市率先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两基”目标。

“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你行走在广袤的信阳大地,看到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看到农家孩子以书为伴,面带阳光和微笑,才能真正领会这些言语的真谛!

从“优先发展”到“公平、优质发展”的时代乐章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的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声音,人民的呼唤,信阳各级党委、政府引领时代,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支出安排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利用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三个优先”的支撑下,信阳教育向纵深发展,财政投入逐年加大。

在“普九”的同时,我市在“扫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成人和职业教育。40年来,信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采取“学校+农户+基地”的办法,教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不少青年当上了“养殖状元”“种植状元”;新县培训和组织有技术的劳务大军走出国门,打洋工,赚洋钱,回来盖洋楼,建设家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阳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了集约化、集团化发展。平桥区首创“平桥职业教育模式”,成立了职教“中国第一局”。震雷山下,应运而生的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不仅填补了河南航空类高职院校的空白,也为广大信阳学子的成功成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信阳教育已经走过40年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40年砥砺奋进,40年旋歌为潮!而今,信阳拥有8所大专院校,4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9万余人;73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万余人;初中305所,在校学生30余万人;小学1983所,在校学生70余万人;特殊学校10所,在校生1000余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余万人。在办学的道路上,我市不仅注重量的扩大,更注重质的提升。自1997年恢复高考至今,信阳本科进线率和进线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信阳高中、光山二高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摇篮,我市空军飞行员招录人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一名。”盘点40年来信阳教育的发展成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苏锡凌如数家珍。

回望信阳教育40年,从“优先发展”到“优质均衡”,再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变迁,但初衷从未改变。而“教育优先发展”,仍会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穿越时空,在一代代信阳人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一代代信阳人的心血和汗水,滋润了四季长青的大别山。发展中的信阳教育,像大别山长青,像淮河水长流。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