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通讯员 陈静
这是一张通常紧闭着的电动门。
门外,家长的目光,都饱含着对生命平安的期待;门内,医护人员的每一次与时间赛跑,都是为了那门外的目光。
这就是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工作情景的真实写照。一年365天,PICU医护就是在这样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工作生活的,刘亚丽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位。
刘亚丽正在为患儿诊断。
她工作默默无闻,却是患者赞不绝口的好医生;她朴实无华,却在患者心中树立了医德高尚的形象;她不善言辞,却将自己的热诚、真心献给患者,她就是第九届“河南优秀医师奖”获得者、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主任刘亚丽。
在刘亚丽从医的25年里,她用母亲般的细心与耐心,关爱着每一个稚嫩的生命,用天使般的爱心,践行着对患儿及其家属的诺言,用全心全意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
1995年,刘亚丽从新乡医学院儿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中心医院工作。2007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考上该校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市中心医院从事儿童重症监护工作。
尽管辛苦,但她从未有过抱怨,始终如一地耐心接诊。多年来,刘亚丽全身心地为患儿服务,对儿科专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在25年平凡而漫长的从医岁月中,她用精湛的医术为重病甚至濒临夭折的患儿撑起生命的绿荫,为无数病患家庭送去了希望。
“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儿童重症监护室里,每天都进行着对危重患儿的抢救。有的危重患儿送过来时,没有呼吸心跳,刘亚丽与同事们争分夺秒,拼尽全力抢救着病人。
在我市儿童重症医学发展领域,刘亚丽已成为标杆式人物。面对被冠以越来越多的头衔,刘亚丽总是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就是这位普通的医生,用人才、设备、技术和她的团队为危重患儿筑起了最后一道生命的防线。
一谈起儿童重症监护室,刘亚丽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其优越性和领先性:“目前,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是全市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且具有危重患儿急救转运系统的儿童急救中心,基本形成了本地区内的三级儿科急救网络,基层医院的高危新生儿及其他急危重患儿可以在中心医院PICU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并由专用的救护车送到上级医院,进行最好的救治,为危重症患儿保驾护航。”
随着儿童重症医学发展的壮大,在本地区儿科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危重病人因病情较急、基层医院条件有限,且转诊较为困难,不利于病人的抢救,应基层医院的要求,市中心医院成立了网络远程视频会诊中心,以解决危重患儿看病难的问题。
刘亚丽做科主任20多年了,但好像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年轻时要忙于临床一线的具体工作,要上夜班、管病人,那时总是守在病房里、守在病人身旁。现在虽然不用上夜班了,但医教研工作、科室规划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让她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着。
刘亚丽(右)正在看片子。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是2月13日进入隔离病区,同时也负责转运工作。”刘亚丽说,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请缨支援,并一直时刻准备着。接到医院的增援通知后,刘亚丽当即表示“我愿意去!”
每次接到转运任务,刘亚丽都会迅速穿上防护服,用手机给司机转达任务后,一路小跑冲向负压车停放地,“在5分钟以内,就能启动车辆赶往患者所在地。”她说,“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转运完毕。”
当记者问及近距离接触患者,是否有过害怕时?刘亚丽笑着回答:“可能工作职责所在,我从未想到过害怕。”反而,在转运患者途中,她通常都会主动找他们说话,扶他们上车,询问一下基本情况,或者说一些安抚的话,送到目的地后,还不忘嘱咐一句,“别害怕,很快就会回家的。”
按照要求,每次转运一例患者,刘亚丽都要更换一套备用防护服,对车辆和自己周身进行严格消杀,而后,准备迎接下一例转运任务。她说:“因为全天都要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硅胶手套,一天下来,我们负压车转运组的每个成员脸上都是压痕,耳朵后面也是勒痕,有的人手背上还长满湿疹。”
由于转运工作的紧急性和随时性,刘亚丽和同事们时常会在凌晨出去执行任务,“工作最忙的时候,会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她说,没有转运任务的时候,她和同事们也不敢离开工作岗位,会原地待命或者在指定的地方待命。
刘亚丽(左)正在和护士长查看患儿病例。
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支撑,作为学科带头人,刘亚丽特别注重培养年轻医师和基层医师。“科主任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他的个人业绩和能力如何,而是能否培养出一批可以独当一面的年轻人,能否带出一个坚强的团队。”
“团结拼搏,奉献创新”是刘亚丽带领团队建立起来的科室精神、科室文化。哪怕再苦再累,回想起过去最苦的时候,PICU24张床位全满,只有9个医生,大家都放弃了休息,彼此手牵着手共渡难关。
当记者提及家庭的问题时,刘亚丽并不愿多讲,家对于她来说更多的是亏欠。但是,只要看见患儿们脱离危险,健康出院,她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地欣慰。
因为热爱,所以不辞艰辛;因为敬畏,所以全力以赴。刘亚丽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她把自己的光和热都撒在了医院,撒在了儿童重症监护室。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医者对患儿家长的承诺,用爱心和真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