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并不是"家务事" 让法律真正走进"家门"

2016-05-09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原标题:让反家暴法长出牙齿】 

   

  张浩/漫画 

  本期话题:有了反家暴法,为什么家庭暴力仍然屡屡出现?如何才能让反家暴法长出牙齿?

  多方借力为弱者撑腰 

  黄磊 

  一借居委会、村委会之力。反家暴法的亮点之一,在于扩大了保护责任范围,强化了居委会、村委会以及相关救助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救助、及时诊疗的义务。因此,作为受害者家庭与社会的连接点,私权与公权的过渡站,居委会、村委会要为家暴受害者第一时间提供保护。 

  二借妇联、公益组织之力。楼宇式居住格局降低了家庭间往来频率,传统的邻里间互助关系日益减少,这让家暴者有了更为封闭的空间,也让相关证据更难留存。这种情形下,妇联组织、妇女儿童公益服务机构应提高活动频率,开展反家暴知识宣传,壮大互助团体,提供第一时间驰援、协助证据留存等帮助。 

  三借司法之力。作为保护性文书,告诫令及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发布应降低门槛,对于家暴侵袭不应从刑事立案高度进行证据审核和把关,需由审查角度转变为评估角度,当发现家暴侵袭的痕迹包括物理痕迹和心理痕迹时,应及时发布相关文书,第一时间为受害者提供司法保障,形成有效阻止。 

  可以预见,如果能形成邻里社区可依、侵犯痕迹可查、司法援助可待的态势,必然可以转变以往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局面,让受害者获得保护力量,让施暴者无处可藏,让欲暴者心存畏惧,从而杜绝家暴发生。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