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这张答卷很精彩

2019-03-28 来源:互联网

  “扶贫先扶志,有志才有为。通过写励志文、唱励志歌、讲励志事等形式,引导贫困学子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出彩。”3月25日,在郑州召开的2019年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济源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来自全省的学生资助工作者分享了他们资助育人的经验做法。

    学生资助作为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通过我省各级学生资助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精准而有温度的资助在圆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读书梦的同时,已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李金川介绍,2018年,我省累计安排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38.53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和免教科书费),较2017年增加了15.94%,资助学生1644.26万人次。其中,财政投入94.3亿元,较2017年增加17.97%;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5.33亿元,较2017年增加15.99%。我省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2018年,国家及我省进一步完善了多项学生资助政策:将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等)、孤儿、残疾儿童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将高校学生勤工助学酬金标准由过去的每小时不低于8元提高至每小时不低于12元,并进一步强调育人功能与导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提高到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学生资助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国家及我省已建立起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覆盖全面、管理规范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用实际行动兑现着‘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说。

    2006年开始,我省连续12年开展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开展,推动了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使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由原来的17%降低到目前的0.82%,远低于我省确定的14%至15%的风险补偿金比例。

    “国家助学贷款帮我圆了大学梦。毕业后及时还贷,才能安心。”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小赵说。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