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则建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应该越补越好。这样的建议否正确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瑞教授建议:疫情期间,公众应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尽量做到食不过量;同时,可以尝试一下适度轻断食,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以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通讯员张志彪刘效姬
《卫生宝鉴》中说:“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人身体的健康阈值有一定范围,如果超出了“底线”,就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张瑞介绍,有许多研究表明,对正常人而言,间歇性的短期断食不仅能够减肥和排毒养颜,在调理各种慢性病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对于疫情期间在家暴饮暴食的人尤为适宜。
“轻断食”受公众关注
张瑞解释,轻断食也叫“间歇性断食”,是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间隔性地少吃或不吃食物。我国历代养生学家也都十分注重“饮食有节”,《素问·痹论》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饱,会加重胃肠负担,若肠内积存宿便,有百害而无一利。适当断食能促进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建立。
断食疗法种类繁多
目前,人群中流传有多种“轻断食”的方式和方法,一是日内断食法,每天留出16个小时的胃部“空窗期”,其余8个小时则正常进食;二是“5∶2”断食法,即1周内有5天正常进食,其余2天摄取平常的四分之一能量;三是隔日断食法,就是第1天正常吃,第2天食量减至正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第3天再正常吃,如此往复;四是果蔬汁断食法,1个月内选择不连续的2天~5天断食,只喝白开水、果蔬汁或蔬菜汤,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300千卡~500千卡,断食期间,食物以低热量、高营养为主。
张瑞建议,每个人需根据自身具体状况,在自觉、自愿、心情愉悦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案尝试“轻断食”。最好在断食前一周就有计划地逐渐减少食量。
断食结束后,胃肠得到了充分休息和修复,会变得非常娇嫩,需要逐渐恢复饮食,绝不可“报复性”地大吃大喝。张瑞解释,若复食期间过饮过食,则胃气过度消耗,脾气过度运化,损伤脾胃。此时可服用益生菌和菊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菊粉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护肝的作用,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还能增加饱腹感,减轻断食期间的饥饿感。
并非人人适合断食
张瑞指出,“轻断食”是一种很专业的疗法,绝非单纯不吃饭那么简单,应由专业医师做出评估和指导。体重过轻的人或者患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慢性肾炎晚期、重症糖尿病、肝硬化晚期、肝功不全、肺结核活动期、有心脏器质性损害、恶性肿瘤、高尿酸血症、重度贫血、癫痫等疾病的人群就不适合断食。如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轻断食”,应事先征询营养师或临床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