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洁)本市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正式启动。今后,包括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在内的12家市属大医院,将直接“对接”康复医院。在这12家医院接受诊治且急性期间病情稳定后的患者,符合条件可转至小汤山及老年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昨日,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老年医院与综合医院代表签署了《北京市属医院康复患者双向转诊协议书》。今后,市医管局将在市属综合医院、中医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非传染病患者)等12家三级医院与市属康复医学特色医院形成康复医联体。
据悉,2家康复医学特色医院共有康复床位345张,目前每年能接收2400名康复病人。今年预计将完成400例康复患者转诊。市医管局表示,预计2020年,两家医院康复床位将达550张,每年接收康复病人4658名。
试点转诊医院将扩大范围
针对巨大的康复医疗需求,同时为了提高大医院床位周转、使用效率,市医管局在市属综合医院、中医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非传染病患者)等12家三级医院与市属康复医学特色医院(小汤山医院、老年医院)之间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关系,形成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
市医管局表示,根据试点情况,未来会逐步将其他符合条件的市属医院加入康复医联体。
数据显示,本市三级医院心脑血管、肿瘤、肢体骨折等住院患者中,一半以上患者需要康复治疗。但因出口不畅,这些患者常常滞留在医院,影响大医院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患者得到专业康复训练。
比如,安贞医院冠心病术后康复需求大,每年支架1.1万人,搭桥4000人,其中北京市6000多人需要做康复;天坛医院神经科每年出院17000-18000人,40%-50%需要康复。
转诊“主打”脑血管病骨病等
记者了解到,转诊病种将主要以脑血管病、骨与关节疾病、心肺疾病、皮肤、肿瘤等为主。患者在转诊后能够获得连续性、一体化的医疗康复服务。
目前,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折术后和手外伤等患者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转诊;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患者的转诊范围和标准正在组织专家起草。
对于在康复医院可能发生二次脑梗塞等病情变化时,患者可以享受转出医院的技术支持,也可通过绿色通道转回三级医院继续救治。如此既保证了医疗安全,又解除了患者转康复医院的后顾之忧。同时,三级医院可以腾挪出更多床位为危重症患者服务,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早期康复
让患者花销大幅下降
市医管局负责人表示,康复医疗的展开能够大幅缩减患者开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大量数据和案例都显示,没有接受早期康复医疗的患者医疗花费是接受者的2倍到3倍。
市医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市属医院平均住院日是8.3天,而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不到7天。如果通过康复患者有序转诊,把平均住院日降到7天,按照2015年9家市属综合医院收治47.32万住院病人测算,能够多收7.17万住院病人,住院病人增加15.14%,相当于新建一个1500张床的三级综合医院,有利于缓解“看病难”。
转诊后医保政策是否跟上?市医管局负责人表示,两家康复医院虽属于综合性非A类医院,但只要患者转诊,医保报销可以无缝衔接。
康复医联体详细名单2家康复医学特色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
北京老年医院
12家合作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宣武医院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