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雪峰 丁桂玲
河南省第一个尝试做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国家能源局的第一个试点县;河南省第一个整体110个村级电站全部并网的项目;河南省第一个出台规范的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办法的县。在国家电投的全力帮扶下,商城县光伏扶贫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商城县以产业精准扶贫作为抓手、以高效优质光伏作为突破口,走出了扶贫奔小康的新路,同时也让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目前,该县已建成并网发电光伏电站138座,扶持贫困户2100户、6599人,光伏发电每年收入可到千万元以上。
据了解,商城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性地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1763.1小时,日照率44%,太阳总辐射量平均为111.37千卡/平方厘米,适合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商城县根据国家和省能源局、扶贫办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资源等基本条件,开展了2016年—2020年光伏扶贫工程,决定利用近5年的时间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53座,分布在110个贫困村,建设总规模10500千瓦,共扶持贫困户2100户、6599人,实现光伏发电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商城县已全部建成并实现正常并网发电的电站有138座,其中:60千瓦试点电站一座;覆盖110个贫困村每村60千瓦电站110座;180千瓦电站3座;100千瓦扶贫搬迁村级光伏电站24座。正在建设之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光伏扶贫电站60千瓦16座,分布在16个贫困村。
“从已经建成电站运行情况看,一个60千瓦村级电站每年可有7到9万的发电收入,其中有36000元作为贫困户专项扶贫收益资金,余下收入扣除相应税金、运维费用、土地租金后,每村每年还会有3至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实践表明,该项目能够实现贫困农户长久稳定增收,是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派驻商城县挂职副县长徐宁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