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攸县一名3岁男孩小明(化名)和全家人一起吃午饭,约1个半小时后小明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咖啡色液体。过后小明被送往当地县医院急诊室治疗,后因病情危重,于5月9日21:45时,小明被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进一步救治。
雨后蘑菇遍生,误服易中毒
“我们乡下在雨后蘑菇长得到处都是,孩子的奶奶上山捡了一小篮子,中午炒了一盘菜。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吃了。奶奶和小明在午饭后1个多小时就开始吐,急忙把他们送到县医院来。”小明的妈妈在病房门口讲述了小明中毒的经过。5月9日,9时左右奶奶上山捡蘑菇,12时把蘑菇做成菜,13时全家人吃午饭。14:20左右小明出现恶心,接着就开始出现频繁呕吐咖啡色液体。于是15:00家里人心急如焚地将小明送往当地医院治疗。16:30小明开始出现了意识障碍,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由当地医院120急诊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因病情危重,小明直接住进了危重病医学一科病房。
毒蘑菇中毒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根据家属的口述,我们考虑为毒蕈中毒,由于孩子中毒后得到了及时就医,所以孩子的肠胃和肝脏只受到了轻度的伤害。”湖南省儿童医院危重病医学一科主治医师邱瑜介绍,毒蕈中毒是指患者食用毒蘑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对肝脏伤害最严重。早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接着会累及肝、脑、心、肾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中毒严重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甚至会因呼吸衰竭而亡。就诊不及时或误诊,病死率极高。
专家:中毒后催吐、洗胃、导泻是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
误食毒蘑菇后神志清醒者,应在1小时内及时催吐,尽快给予洗胃,这是防止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昏睡和昏迷的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在未到达医院之前要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中毒者未清醒前,应该安排有人看护,或则患者在睡眠时有可能会因呕吐而发生窒息死亡。
“我觉得不食用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蕈中毒的根本措施,野生蘑菇种类很多,食用量不同,中毒程度也会不同。”邱瑜支招:无识别毒蕈经验者,不要自采野生蘑菇食用; “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鞋(有菌托)”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只吃自己熟知的蘑菇。
作者:危重病医学一科通讯员彭丹
【危重病医学科科室名片】
简介:
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全和技术最先进的儿科急救中心之一。先后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科研成绩斐然,2011年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科应急救治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得通过。为全国培养了大批儿童急救人才。央视《新闻会客厅》等栏目曾予以多次专题报道。
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转运电话:0731-85600965 85356002
领先的技术优势:
1、呼吸功能的监测及呼吸衰竭的治疗
2、心功能监测及心功能障碍的干预
3、脓毒症休克的处理
4、肝功能衰竭的人工肝技术及肾功能的替代治疗
5、支气管镜在PICU中的应用
6、胰腺功能的监测及干预
7、脑功能监测及颅高压的治疗
8、血液净化
9、镇痛镇静技术,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等
【专家名片】学科带头人肖政辉教授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湖南省225人才专家,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专业组成员,湖南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兼职。所牵头负责的科研成果多次获院级科研成果奖。参与的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有多篇论文获省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参与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急诊医学》《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等10余本医学专著的编写工作。擅长小儿各种危重、疑难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