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17趋势:国产手机唱主角 新技术和5G初显锋芒

2017-03-02 来源:腾讯网

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大会的看点似乎并不如预期般地多。三星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展会期间发布旗舰Galaxy S新机,而是仅仅发布了平板电脑,几乎将整个舞台全部让给了中国品牌。

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国产手机品牌在MWC 2017上并非仅仅展示手机产品,还开始了局部技术的微创新,为稍显无趣的手机市场带来了更多关注点。另外,5G则成为了产业端的重点,越来越多运营商和终端商选择在展会上进行展示,产品类型也不仅仅是手机,还涉及到AR/VR、游戏、云存储等等,相比去年更接地气,这无疑是希望2020年正式商用时消费者能够快速接受5G。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则是MWC风格上向智能硬件的倾斜。大疆发布商用无人机、索尼公布了多款“黑科技”概念硬件、实时翻译的耳机,以及无人车、VR周边等等,让本来注重移动通信技术的MWC反而有点像是CES了。

那么,今年移动通信领域究竟会有哪些微妙的变化以及走向趋势呢?不妨一起来看看MWC 2017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以往,手机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国外大佬们的手中。虽然从操作系统的层面来说,中国品牌仍依赖于谷歌Android,但在很多细化技术领域,则有了更多话语权,这是MWC 2017上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

比如,魅族发布了第三代超级快充技术,在20分钟就能充满3000mAh的电池,同时拥有完善的安全机制,发热量控制得非常好。

OPPO则在MWC 2017上展示了更令人兴奋的“黑科技”——厚度仅为5.7毫米的5倍光学变焦镜头模块。之所以能够实现较薄的体积,是因为OPPO在潜望镜模组中加入了反光折射棱镜。稍微遗憾的是,这项技术尚处于实验室测试阶段,何时商用还是未知数。

虽然没有参加MWC展会,小米则在国内举行了发布会,重点自然是自主研发的SoC澎湃S1。这枚处理器采用了28nm工艺、包含4个2.2GHz主频A53内核及四个1.4GHz主频A53内核,GPU则为四核Mali-T860,性能超过了同级别的高通骁龙625及联发科P20。显然,掌握处理器这个核心技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华为、小米代表中国厂商进入市场,意义是巨大不能忽视的还有准5G终端,中兴在MWC 2017上展示了一款概念机Gigabit Phone,搭载了骁龙X16 LTE基带,下载速度接近1Gbps,这已经是第一代4G LTE的近10倍,已经达到了准5G的标准的。

也许从终端的角度来说,MWC 2017并没有给人太多惊喜,三星S8、苹果iPhone 8以及谷歌新Pixel仍是整个消费市场最关注的机型。不过,MWC也在紧随市场和趋势的变化,不仅仅再是单纯的手机硬件秀,而是带来了更多有趣的技术方向。同时,中国厂商的崛起也变得更加全面,从细化技术入手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更快速且平滑地完成产业升级和转型。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