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本实现农牧区学前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新入队少先队员在宣誓。 本报记者 旦增 摄
从1982年9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一律免收全区城镇中、小学学生的学杂费(此前已免农牧区中、小学学生学杂费)起至201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决定开始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至此,西藏基本实现农牧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开启了西藏免费教育的新时代。
每年“三包”投入经费达14.9亿元
“1982年我刚好7岁,上小学一年级。我有印象当时学校不收学杂费,到我上中学以后,又享受到了‘三包’(包吃、包穿、包住)政策,后来到内地读大学,和同学们交谈起来才发现,内地的同学上学都有交学杂费。2011年开始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也纳入‘三包’政策实施范围,正因为有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西藏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5年,小学、初中毛入学率达到了99.94%和98.91%。可以说我自己就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从一个牧民的孩子到大学生再成为国家干部,我的人生和父辈完全是两条路。”说起自己的人生,目前在西藏从事教育工作,担任科长职务的多吉索朗一再向记者强调,是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1982年9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即日起,一律免收全区城镇中、小学学生的学杂费(此前已免农牧区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并决定每年拨出300万-500万公斤粮食,作为中、小学住校生的口粮补贴。
1985年4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了全区公办重点中、小学实行“三包”政策的试行办法。到2011年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三包”政策提标扩面,覆盖学前、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年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每年投入经费达14.9亿元,惠及52.6万多名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
2012年秋季开始,西藏开始实施城镇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教育、民办学校定额免费补助政策。至此,西藏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目标。
“三包”政策模式不断创新
从2011年西藏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三包”助学金及补助标准提高三大惠民惠教政策正式实施以来,“三包”政策模式不断创新,推出教育“三包+营养”的新模式。
据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继全区实施“三包”政策后的又一个重大政策。从2012年的春季学期开始,西藏在所有县城以下(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行“三包+营养”供餐模式,安排每生每天3元的伙食补助,全年按200天核定。尤其是拉萨市城关区,提高营养餐标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拉萨市教育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拉萨市深入实施,国家试点的55所学校的2万余名学生及自治区级试点的41所学校3万余名学生,从营养改善计划中受益,每人每天平均享受4元的补助标准。
城关区纳金小学现有900多名学生,每天上午课间操后,孩子们便开心地领取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雪梨进行加餐。晚自习时还有营养糌粑和牛奶。“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餐让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有好吃的,孩子也特别喜欢在学校,作为家长我们也很开心。”学生罗布的妈妈高兴地对记者说。
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校长尼玛次仁介绍:“我们学校食堂每日三餐正常开饭,早饭有孩子喜欢的牛奶、鸡蛋、面包,也有稀饭、馒头;午饭两荤一素一汤;晚饭一素一荤。同时为了保障孩子吃得安全,我们加强对食品用料采购、餐具消毒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孩子们吃得放心、安全、健康。”
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不断延伸
和“三包”政策一样,随着西藏教育的发展和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西藏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也不断完善。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参照“三包”标准,西藏对公路养护职工子女实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就学补助政策。
同时,西藏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12年,自治区研究并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资助政策,年资助标准5000元。
为培养西藏自治区社会急需人才,引导和鼓励更多考生报考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相关专业,从2009年秋季起,西藏对考入区内外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行了免费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对吸引西藏生源报考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相关专业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提高高校特殊专业免费生活补助标准,在原年生均1500元的基础上增加500元。提标后,高校特殊专业年生均免费标准达到5600元,其中学费2800元、住宿费800元、生活费补助2000元。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制定出台了22项资助政策(含国家类政策),基本建立起了涵盖从学前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 上一篇:外媒:西藏经济快速发展 藏人珍惜幸福生活
- 下一篇:归国藏胞眼中的变与不变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