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食疗养生要了解四气五味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气、五味等),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按照中医药理论,应根据不同的病、证对食物进行选择,因此掌握好食物的性味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熟练地驾驭食疗养生,做到有的放矢。
食物的“四气”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和食物均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又称“四性”,是依据其被人服用后引起的反应而定,通常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以及介于四气之间而无明显偏颇的平性。
寒凉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之功,可以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养护人体的阴液,适合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甘蔗、荸荠、梨、西瓜、苦瓜、黄瓜、丝瓜、萝卜、猪肉、鸭肉、绿豆、甲鱼、银耳、番茄等。
温热食物大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活血、通络之功,可以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或瘀血,扶助人体阳气,适合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用。如羊肉、牛肉、狗肉、鸡肉、荔枝、龙眼、红糖、酒、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平性食物的作用缓和,无明显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如黄豆、土豆、南瓜、莲子、芡实、苡仁、白扁豆、山药、豇豆、黑豆、木耳、胡萝卜、香菇、白糖、鸡蛋、鲤鱼等。
食物的“五味”
中医认为中药和食物还有“五味”:酸(涩)、苦、甘(淡)、辛、咸。“五味”主要是根据其本来滋味而划分的,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
酸味食物如乌梅、柠檬、苹果、葡萄等,富含有机酸,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涩精止遗之功;甘味食物如白糖、大枣、甘蔗等,富含糖类,具有补虚和中、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缓急止痛之效;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莲心等,多含生物碱、苷类、苦味质等,具有清热燥湿、泻下降逆之力,多用于热性体质者或热性病证、肿瘤、便秘等,但过食则可能伤阳;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花椒、桂皮、大蒜、洋葱、韭菜、芫荽等,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海带、虾等,含钠盐较多,具有软坚、散结、润下之效。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涩味。一般将淡味与甘味并列,即“淡附于甘”,而将涩味与酸味并列,即“涩附于酸”。淡味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涩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 上一篇:秋之美味:茭白炒青豆
- 下一篇:基于恐惧去养生,对身心真的有益吗?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