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别山精神中的“两个结合”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杨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总结和成功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在当前主题教育学习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历史上无数次证明过这一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用来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思想武器,既然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其必然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但是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我们却不断经历艰难和曲折。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我们的事业遭到重大损失,付出惨重代价,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革命路线严重地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而一旦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就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讲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没有这个结合或是错误的结合,就会经历失败、饱受挫折,有了这个正确的结合,就走上了康庄大道,进而实现一个个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首先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救国救民作为始终不渝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家国情怀一脉相承。中国人民历来把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无数仁人志士以精忠报国作为崇高之志和毕生追求,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在历经一次次艰难曲折、面对一次次生死存亡的时候,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华文明始终绵延不灭。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受到几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的坚定爱国者,他们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里天然植入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只要党还是中国人的中国共产党,只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必然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自觉,永远无法改变。
大别山精神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典范。大别山精神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大别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大别山的斗争深刻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经历了迷信俄国革命经验的挫折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一系列本土化的革命策略,找到真正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道路。大别山的共产党人在鄂豫边区创建了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在长江北岸首先树起了武装割据的旗帜,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大别山的党和军民面对艰难曲折的斗争形势,始终能够保持立足实际、求实创新的宝贵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与大别山斗争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大别山精神天然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大别山精神的创造者们长期以来生长在中华大地上,自小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其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必然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作为脱胎于中华民族历史,植根于红旗不倒的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大别山精神,首先肯定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别山革命斗争中,先辈始终坚定救国救民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虽然道路艰难曲折,但是革命的目标却矢志不渝。大别山革命的“播火者”董必武年轻时投身革命,立下“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扭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的雄心壮志;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生前也写下自勉诗:“尧天舜日事经过,世态崎岖要整磨。不肯昏庸同草木,愿输血汗改山河。”这些都是大别山革命者爱国主义精神最真实的写照。大别山精神中的追求理想、百折不挠、牺牲奉献、团结奋进、胸怀全局、排难创新等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高层次表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扩展,同时也深深打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烙印。(作者系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主任)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