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再扫码 确认才付款 公安部门提醒市民谨防5类陷阱“码”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
扫二维码已经是主流的支付方式,在菜市场买菜、在商场购物、在饭店就餐、外出乘坐出租车……二维码已经全方位覆盖着衣食住行。公安部门提醒,市民外出“扫一扫”,先得擦亮眼,谨防二维码骗局。
二维码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骗局让人防不胜防。扫二维码陷阱有哪些?如何扫码才能更安全?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市公安部门,揭秘“扫一扫”骗局。
5种二维码万万扫不得。伪造的缴费二维码,有不法分子伪造公共事业缴费、交通违章缴费等场景,若扫码点击付款,便会上当受骗;小礼品诱导扫码,不法分子借机采集个人身份信息转卖获利;虚假网店收款条码,网购支付时不要随意扫描商户发来的二维码,应通过正规渠道支付;隐含病毒的二维码,误扫可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隐私泄露等问题发生;陌生的二维码名片,随意扫描添加,很有可能会泄露隐私,造成财产损失。
“扫一扫”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扫码更安全?公安部门提醒市民切忌“见码就扫”,扫码之前要了解二维码的真伪和用途,最好能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更改支付软件的密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市面上免费扫码赠礼品等宣传活动,如果在扫描二维码后发现异常扣款,应及时报警。

- 上一篇: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下一篇:我市成功举办两期退役军人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