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快乐老头”夏自强发挥余热在社区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夏自强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社区供图)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倩
在浉河区湖东街道报晓新村社区科普大学活动室墙上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社区老年人开展活动的精彩瞬间。在这些照片里,有一位头发花白、有着长寿眉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或是在唱歌,或是帮助居民义诊,或是带领居民读书,或是和居民一起拉二胡。原来,他是社区里的老年“明星”夏自强。
“老年人退休后要过得有价值,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72岁的夏自强说,自己每天坚持看书学习,阅读专业知识书籍,勤学不辍。除此之外,他与老伴二人懂书法、擅乐器,参加合唱、弹二胡,组织社区聚集了一大批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的老人们其乐融融,安享晚年。
在采访中记者观察到,在夏自强的腰间挂着一串钥匙,不仅有自家的钥匙,还有一把社区科普大学的钥匙,每天他会早早来到社区活动室开门,烧开水、打扫卫生,迎接老伙伴们前来上课。
2015年5月,报晓新村社区科普大学成立后,夏自强主动请缨变身“老师”周三上午带领大家读书阅报,下午带领大家学习合唱知识。其他时间他会和居民们一同学习二胡、剪纸、书法等课程的知识。
为了当好“老师”,在每一次上课之前夏自强会提前根据歌曲类型进行挑选。“要选择旋律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又能传播正能量的歌曲。”夏自强告诉记者,为了做充分的准备,自己光整理的歌曲简谱就有十几本。疫情期间,居民们不能如期在活动室中上课,为了缓解居民们紧张又焦急的心情,夏自强在网络上选择合适的歌曲视频和简谱发送到微信群中,在微信群里指导大家唱歌。
夏自强不仅是社区老年居民的“音乐老师”“伙伴”,而且还是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顾问”。退休前的他是一名医生,退休后的他,没有浪费自己的一身“本事”,他经常去社区的空巢老人家中,给他们量血压、测血糖,陪他们聊聊天,偶尔也会和年轻的志愿者一起为他们打扫打扫房间。除此之外,他还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开展义诊和送文化等活动,让敬老院中的老人感受到温暖。
“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一点也不觉得累,退休后还能继续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贡献,丰富了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我很满足。”夏自强说。

- 上一篇:督查通报
- 下一篇:暑期少儿安全出行 四类风险要防范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