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市招办提醒:这些都是诈骗套路

2020-07-09 09:17:53 来源: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云

昨日高考落下帷幕,在随即而来的高校招生时间段,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组织利用考生求学心切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打着种种幌子以谋取钱财为目的,进行招生诈骗活动。结合历年经验,市招办提醒广大考生:走正规录取程序,严防高考诈骗“套路”。

市招办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关于高考诈骗,目前有多种“伎俩”。考生及家长要谨防“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骗局。高考招录程序都是合法、公开、透明的,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招生录取过程中一旦有人谈到花钱解决问题坚决不要相信。

此外,还要警惕“高考补助金”诈骗陷阱。谨防骗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助金”,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诈骗。

“分数查询”环节也存在诈骗陷阱。骗子向考生或考生家长的手机发送短信,谎称可以查分,并在短信中留有一个网页链接。考生一旦点击该链接,手机就会中“木马病毒”,手机内的通讯录、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信息会被骗子在后台同步窃取。

“志愿填报”环节的诈骗陷阱主要表现为,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失去正常录取机会。

面对可能存在的高考骗局,市招办工作人员提醒高考考生及家长:查分数、填志愿要通过正规网站进行操作,不明短信的链接一律不点。保证个人隐私不泄露,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时刻保持警惕心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诈骗,都会涉及到转账、交钱这类的手段,所以遇到转账汇款的不明来电、短信、网站链接以及微信、QQ留言等,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