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黄林镇:把握区位优势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11月29日,在息县金谷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机器加工大米。记者 尹 斌 摄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海燕 尹 斌 息县融媒体记者 朱梦婷 郑梦强
把握地理优势,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有特色、效益高的种植业又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点。
息县曹黄林镇属于浅丘陵地貌,水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有种植水稻的记载。近年来,曹黄林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利用宁西铁路穿过乡镇的优势,抢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水陆两栖、多点覆盖”为产业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优质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生态果木、畜牧养殖、家禽养殖、水面经济、中草药种植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
11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宁西铁路旁的息县金谷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黄玉山告诉记者,该镇有80000多亩再生稻种植资源,如果能办一个现代化再生稻加工厂,就能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不断壮大再生稻种植规模。于是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于2018年投资900多万元,建起了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型大米加工厂。公司成立以来,他始终把“服务农民,造福百姓”作为企业发展理念,按照“企业+农户+基地”模式,通过与农户及专业合作社、农场等签订种植和收购合同,与农民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体制,在技术上给予再生稻种植户指导和支持,帮助种植户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去年,经过公司与市农科院协作,已经建立绿色稻米生产基地10万余亩,涵盖曹黄林镇等周边乡镇一万多户,辐射带动曹黄林镇及其周边乡镇稻米生产50万亩,并与县内其他乡镇农户通过订单、合同等方式进行采购,直接或间接带动3万多户农民,合计每年可带动种植农户增收5000余万元。
目前,公司已经成为集大米加工、销售,粮食收购、销售,粮食仓储服务,农资销售,农作物种植,互联网销售与品牌营运于一体的综合型粮食制品企业。公司生产的“息裕香”品牌的籼米、粳米、香米等系列中、高端大米和特制特售大米等,已成为行业内名优口碑产品。
在息县金谷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0万元即将竣工的稻谷烘干机前,记者见到了种植700亩再生稻大户娄桂莲。她告诉记者,以前,稻谷收割时,如遇到连阴天,稻谷就会受到很大损失。这下好了,有了烘干机,她就再也不愁稻谷因阴雨天而造成损失了。
“把选准的致富产业做大、做强、做久,使困难群众持续增收,关键是要提升产业化水平。”谈起现代农业发展,该镇宣传统战委员李义告诉记者。原来,该镇种植油菜时常常遇到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难题。为解决传统油菜产量低、机收难等问题,2020年曹黄林镇党委、镇政府经过科学研判,及时与市农科院联系并与其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协作单位,邀请学院专家来到镇上开展油菜种植技术培训,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全程开展技术指导,主动帮助油菜种植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明确凡种植油菜的村,村党支部书记为油菜种植推广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油菜产业发展。由于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如今,全镇油菜种植面积20000余亩。
农村产业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种植养殖的积极性。曹黄林镇镇长王中涛感慨地说,全镇在形成以优质水稻种植、油菜种植为主的两大主导产业后,镇党委、镇政府又进一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以鱼、虾、鸡、鸭养殖为主的水面经济和家禽养殖产业;另一方面结合该镇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火龙果、水蜜桃等果木和瓜蒌等中草药经济作物。目前,全镇已有种植养殖专业户、水产养殖户39家,带动当地百余户农民发家致富。
田间的小麦绿油油、地里的蔬菜收获忙……初冬时节的曹黄林,气象万千,处处生机盎然,一幅幅生动画面绘就蒸蒸日上的美好图景,彰显着曹黄林镇促乡村振兴、谋高质量发展的强势劲头。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长陵乡:立足资源优势 做活“水域文章”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