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无论大家小家,都需要挺身而出的人”

2020-08-10 17:31:25 来源:人民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一声哽咽的“哥哥”喊出口,视频两端,3个汉子同时湿了眼眶。

8月4日上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房里,捐肾救兄的刘保国挺了挺身板,向视频中远在西宁的三弟刘元国用力挥手,笑出了眼泪:“手术很成功,我和大哥都没事啦!”

57岁的刘建国是湖北应城人,去年年底被诊断为尿毒症,出现肾脏衰竭症状。因为疫情延误了治疗,病情急速恶化。一个月前,医生告知,要想控制病情并改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不是长久之计,需要尽快进行肾移植手术。得知此事,他的二弟刘保国和三弟、四妹起了争执,3人都愿意捐肾救兄,都抢着去做配型检查。

“我是老二,大哥有难,肯定由我先来顶上!”刘保国展现出退伍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立马赶到妹妹所在的广西北海劝妹妹“退出竞争”。

“那时我正在海南省三沙市的一所学校做抗疫志愿者,领导知道我要回家救大哥,当场许给我假期。”刘保国说,在其捐肾救兄的过程中不少人对其伸出援手,在北海市中医医院,院方专门为他减免了1/3的体检费。

刘保国后来得知,弟弟和妹妹也分别前往医院做了体检,但只有他与大哥配型成功。

7月23日,刘保国和大哥一起被送上了手术台,把自己的一个肾移植到了大哥体内。8月4日,刘保国身体各项指标恢复,达到出院标准。在医护人员通过微信视频为刘氏三兄弟连线时,出现了本文开头的感人一幕。

“我知道换肾是唯一改善生活质量的办法,但又很担心把弟弟的身体拖累了,很矛盾。”刘建国说,他一度拒绝弟弟捐肾,但还是没有拗得过刘保国。

此次手术的主治医师叶少军说,考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家庭因素,一般情况下医生并不鼓励亲属间的肾移植,而是更多采用遗体捐赠的肾源。但这次因为刘保国捐肾救兄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经过慎重的评估和检查后,同意了他的要求。

“我知道大哥的病情后心急如焚,就担心自己救不了大哥,压根没想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刘保国说,做抗疫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更加豁达。“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为了大家奋不顾身,我感触很深,其实无论大家小家,都需要挺身而出的人。”他说。

刘保国的妻子和儿子支持他的决定,唯一担心的是他的身体能否撑得住。2014年,刘保国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

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院长叶啟发称,捐掉一个肾脏,人体还剩下一个肾脏,仍然能够完成身体的排泄代偿等功能,并不会对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平时我们见到的亲属间的肾移植多是父母捐给子女,兄弟之间和夫妻之间的捐献都比较少,在目前肾源紧张的情况下,捐肾救兄非常可贵。”叶啟发说。

“现在,我身体里有弟弟的肾,我俩一辈子都分不开了。”刘建国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0日 13 版)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