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时评】“场景时代”需营造更多情感共鸣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周涛
时下,在Z世代崛起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消费空间的功能性价值逐渐褪色,以“场景+”为核心的复合式体验消费,正重构人与城市的连接方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源于对广大游客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捕捉,各地呈现出场景消费的蓬勃生命力:成都街子古镇的“味江·九州实景江湖”,以“线下元宇宙”为理念,融合“文旅+商业+演艺+剧本娱乐”等消费类型,打造各具特色的“沉浸式剧本游”项目;江苏无锡荡口古镇的《荡口风华录》以明代华氏家族历史与文徵明《真赏斋图》为背景,依托数字技术构建虚实交织的剧情空间,带领游客与巡检司、酒楼等场景内的NPC互动解谜;河南龙门古街全场景沉浸式剧本体验游《古街探秘——龙门万象》,将游客置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御龙钦差”选拔的叙事框架中,参与者化身候选人,通过阵营选择、街区寻宝、NPC互动、线索解谜等环节,在20万平方米的古街实景中破解“龙脉守护”谜题……
我们不妨仔细观察这些成功案例,看似简单的空间重组,实则是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语言。现代消费者追求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商品背后的情感叙事与价值认同,是消费行为与自我表达的深度契合。诸如宿迁洪泽湖湿地景区的“如是·市集”,通过渔夫捕鱼等微体验项目激活乡愁记忆;信阳木机厂文创产业园在“五一”期间展销陈列我市各县区的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品鉴等,都印证了场景消费的“灵魂”在于文化IP的深度挖掘。
站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维度,场景消费的深化,实质是城市文化与旅游理念的革新,是如何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参与体验的过程。在信阳,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些场景:茶山云海间打造“茶艺剧场”,通过光影技术还原茶马古道历史场景;在革命纪念场馆,开发“剧本游+AR导览”产品,游客通过穿戴设备参与“任务式”的沉浸体验;景区嵌入“森林图书馆”“湖边茶咖”等业态,城区步行街保留传统店铺并新增艺术综合体……当“新烟火主义”场景让街角咖啡馆与社区菜场共生共荣,当“日常生活美学”将废弃厂房改造为艺术空间,城市空间便从功能容器转变为情感发生器。总之,从Citywalk到剧本杀,从业态融合到AI智能,消费场景始终在与时俱进地回应着游客们的需求变化,在这个文旅消费从“风景时代”向“场景时代”的跨越期,创造出更多与游客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场景,是文旅从业者要努力的方向。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有感而发】文明出行需你我共同守护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