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报晓论坛】AI入场,人的“不可替代性”何在?

2025-03-07 10:23:11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李浩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引发网络热议。

从数据来看,AI数智员工展现的“超能力”确实亮眼: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跨部门任务分派耗时缩短80%……AI数智员工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种种迹象显示,政务服务工作将迎来颠覆性变革。用前沿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政务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尝试令人期待。

但这场效率狂欢,也引发了一些人对职业安全的担忧:AI“超脑”入场,人的“不可替代性”何在?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挤占就业岗位,抢走人类的“饭碗”?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在标准化、重复性工作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过于担忧则大可不必。AI撰写的公文格式规范,但不一定有“干货”;算法分析民生需求再精准,也需人力来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突发的应急难题,唯有经验老到的“舵手”能于迷雾中校准航向。技术是工具,而非替代者,AI应用的核心价值在于生产力“减负”,让人的价值回归到更具创造性的公共决策、社会协调等核心领域。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AI的引入也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主动性、避免程式化。要知道,创造力是任何岗位建立的基础,也是人力无法被完全取代的原因,更是人类独有且恒久的竞争力。

当下,医疗、互联网、教育等众多行业都在与AI“联姻结对”,各行各业实现人机协作是大势所趋。对于即将到来的变革,应该有本领恐慌,但不必有下岗焦虑。换一个角度,不妨把AI视作一条“鲇鱼”,与其担忧被浪潮吞没,不如借力数字洋流,学会“指挥”AI干活,让技术服务于人,让人回归于人的价值。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