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有感而发|莫让农家书屋成摆设

2020-11-04 08:35:48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邹晓峰

对广大农民兄弟来讲, 既要“钱袋子”鼓起来,更要“脑壳子”活起来。正因如此,我市在广大乡村兴建了许多农家书屋,其意就在于通过这些书屋,帮助大家好好“充电”,提升文化素质,信心满满奔小康。

但笔者近日下乡时发现,绝大部分农家书屋由村干部兼管,因村干部忙于工作,造成书屋常是“铁将军”把关,书架、图书灰尘遍布;即使有管理员,但不懂图书管理流程,导致图书分类不清,没有图书明细台账,没有借阅登记卡,图书损毁和丢失现象时有发生,更谈不上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振兴乡村必然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在这方面,农家书屋的作用不容忽视,理应得到充分发挥。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牢固树立长远意识,切实搞好配套设施和各项活动的落实,选配责任心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来管理,确保农家书屋的“家门”常开。二是坚持党员活动之家、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等多家联合,把它们变成新农村建设的“加油站”。三是农家书屋还应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充分发挥其在政治教育、村民议事、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优势,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在此汲取营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