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

2019-03-27 09:02: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海鹏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在其后召开的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将“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置于乡村振兴战略七条道路之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重塑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关乎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质量。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依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体现出“三农”的压舱石作用。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一年,中央布置了一系列“硬”任务以保障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而这些任务也大都与城乡融合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非常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的城乡关系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包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均实现了制度全覆盖;2005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著改善了村庄面貌,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但是,距离融合发展尚有巨大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发展不均衡和卫生发展不均衡的短板效应明显;乡村建设依然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乡村与城镇之间鸿沟继续扩大。无论是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环境,还是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治理等软环境,乡村在这些方面均存在相当大的改善空间,而且在部分地区表现得尤为尖锐。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必须要逐一破解,才能推动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艰巨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坚持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的思路,但是对于一些基础性、紧迫性比较强的内容必须要放到更加优先的位置,要重点部署、早日推进。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来看,明显体现出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中需要一样化的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的特征。当前,中国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却以反对“城乡一样化”的名义,反对或者延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或者是降低城乡融合发展的标准。事实上,城乡发展中很多一样化的内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这些内容实现了一样化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因此,要优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城乡一样化问题,实现重点突破。一个需要优先突破领域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是保障个人基本生存、基本尊严和基本健康的社会条件,可以说,享受政府提供的这些公共服务是人的基本权利,既然是基本权利就不应该存在差别。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农村居民在享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很多在制度上已经实现了并轨,但是远没有实现一样化。因此,要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任务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另一个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就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关键是要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要有明确的投资比例,地方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此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此外,还要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的短板。重点是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并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明确各方管护责任,鼓励地方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编辑:@曲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