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博物馆进中小学”教育效果值得期待

2020-10-22 10:38: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日前,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与载体,在向公众展陈文物之余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在当今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作为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播机构,博物馆仅标注文物尺寸、年代只是简单见其形,通过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将文物本身承载的“精气神”有效地传递给受众,才能实现成风化人初衷。

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而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我国博物馆虽然日益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但一些博物馆还缺少能够胜任辅助中小学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将博物馆教育相关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内容,加强博物馆专业学位教育相关方向的人才培养,及时满足博物馆教育人才需求。

博物馆怎样才能设计出中小学校真正需要的教学项目,让中小学生喜欢运用博物馆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是博物馆必须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一方面,要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另一方面,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同时,博物馆应拓展合作渠道,特别是发展馆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博物馆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做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推动力,是提高博物馆教育质量的保证。这就需要将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项目纳入博物馆运行评估、定级评估、免费开放绩效考评等体系,纳入学校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就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而言,需要通过针对性和持续性的规划课程内容、精准选择受教对象,深度耕耘,发挥出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作用,使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