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少儿教育

2020-05-25 18:32:49 来源:人民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熊旭)人工智能是引领现代教育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深刻地改变了过去的教、学、考的教育形式。当前,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同教育相融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日前,斑马AI课 “十三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发布会在京召开。此前,其《基于人工智能的少儿教育发展研究》正式入选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成为首家入选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的在线教育企业。会上,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规划课题教师发展专业研究卓越教师素养研究与评价专题课题组负责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负责人王大赫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教研员张鲁静等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赋能少儿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这项研究以教育的本质为基础追根寻源,从教育的角度探寻技术的加持力,用AI的手段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提高教育服务的精准化水平,提升教育对象的习得效果,这些领域的研究将促进在线教育行业在教研和科研领域的创新,更好的将AI技术的先进性融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把更多有意义的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帮助更多孩子接受越来越好的教育。”王大赫教授说。

此外,王大赫教授还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在他看来,教育不只是进行知识的教育,应该是点燃孩子们心中火焰的教育、感受美的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感情表达、协商沟通的能力。如何解决对二到八岁孩子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有待课题组进一步探究。

张鲁静老师认为线上教育同传统教育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她看来,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少儿教育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线上课程反馈不足的局限性,针对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因材施教。

“对于课程来说,内容是首要的。没有内容就谈不上实施,技术是为内容服务。根据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如阅读学习策略,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就会,一定是有一个系统的指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现在非常强调思维品质,就像很多英文绘本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有逻辑、有层次、有故事发展的,这些需要一些内容设计进行辅助。”张鲁静老师补充道。


编辑:@王海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