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新增二专业 招生计划为7957名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重点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学校现有北湖校区和华凤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600余亩,是四川省园林式学校,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下的川籍师生于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合并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发展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四川师范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华凤校区和北湖校区2个校区
西华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创立至今未建设过任何分校。我校现占地面积2500余亩,建筑面积96万余平方米,分为华凤校区和北湖校区2个校区。校园静、净、素、雅,相映成趣。北湖校区绿树掩映,古朴典雅;华凤校区山环水绕,俊逸灵秀,被誉为园林式、生态型的校园。
10大学科门类,7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科实力和优势突出。学校的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天文学、化学等特色优势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其中生态学与生态治理、政治学与基层治理已被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现有71个本科专业,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教育硕士、法律硕士、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7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9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30000余人。7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名师云集
学校先后汇聚了一大批名师大家。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哲学专家李耀仙,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250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00余人。现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6人。
1个博士后工作站
学校现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9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与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共建该中心的西南中心,拥有四川省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新型智库2个。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川北文化普及基地等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个。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生态研究院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教学科研项目1700余项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13项,省部级项目20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2897篇(其中29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837篇;出版学术专著176部,3项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8项;国家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
高度注重校地合作,积极提供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服务
学校注重校地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注重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创新服务。先后与南充、绵阳、德阳、泸州、巴中、广元、阿坝等地市州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四川西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丹麦VIA大学等签署校校合作协议;组建“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西华师范大学德阳附属中学”;与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发挥学科优势,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平武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研究机构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多次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全国调查研究项目;与地方政府就基层治理、川陕苏区党史研究与宣传、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地方立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投资建设了唯一一所由高校参与建设的50BiN中国节点望远镜,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先后与美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学生交流等活动。近两年,学校通过国家公派留学(课程)项目、西部项目、因公出国培训团组等多个公派项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分赴美国、德国、法国、芬兰、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做访问学者或进行科研合作,形成了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
本科考生在入学后一学期内一次调整专业机会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优秀学生一个重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机会,学生进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向相关学院和教务处提交申请,学校参考学生的高考(精品课)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允许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专业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
“双学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双学位”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规定,从2009年起,我校启动“双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学有余力,根据《西华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双学位”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有关规定,经自愿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再完成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授予学位条件者,可同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的学士学位。一年级下期、二年级学生可申请修读“双学位”,攻读“双学位”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所在年级本科学生人数的10%。
出国(境)深造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泰国、哥斯达黎加、玻利维亚、阿根廷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和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活动。学校具有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资格,与法国兰斯大学、法国大学科技学院和美国中俄克拉荷马大学等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项目。
四川省免费师范生
我校2017年在四川省招收免费师范生(本科)683名,其中汉语言文学40名,数学与应用数学50名,英语(精品课)30名,生物科学90名,思想政治教育38名,教育技术学60名,历史学50名,体育教育30名,化学80,物理学80,地理科学60,小学教育50名,音乐学25名。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享受在校期间生活补助。对于免费师范生招生有关具体政策以四川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为准。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以其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基本功扎实、发展后劲足而广为社会所欢迎,毕业生持续走俏。学生就业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毕业生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本科招生计划为7407名
我校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为7407名,39个专业3000余名计划在四川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其中一批次招生的39个专业中既有举办历史悠久、彰显学校特色的师范类专业,又有学校长期举办、经济社会发展中需求旺盛的非师范类优势专业,这些专业及其所在学院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均处于同类高校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先进水平。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在川一批次招生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实验设备等办学条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评优评奖、保送研究生等方面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新增二个本科专业
下面将我校2017年我校招生一些政策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我校今年新增二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测绘工程、劳动社会与保障
艺体类14个专业认可生源所在省(市、区)统一组织的文化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
我校认可各生源所在省(市、区)统一组织的文化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进档考生在安排录取专业时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级差,根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在文化、专业成绩达到各省(市、区)划定的分数线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文化和专业成绩均相同,则按照高考文化中的语文、外语(课程)成绩依次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配,学校将根据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配到尚未满额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配,我校将作退档处理。
建议报考我校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的考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千年丝绸之都、三国文化之源——南充
四川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尧、虞舜之前便谓“果氏之国”,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是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的驻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孕育了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史学大家陈寿、天文历法巨匠落下闳和忠义大将军纪信等众多历史名人。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均诞生于此,有5万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
欢迎报考西华师范大学!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融入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高校——西华师范大学,感受百川汇聚的精神引力,勤奋求实,敬业重新,开启人生新篇章。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