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刘邓大军与息县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息县是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的主要发生地。
1947年8月下旬,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遵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多人,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关键时刻,以息县大埠口、陈棚华埠为中心,从东起固始县三河尖、西至信阳肖店长达150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抢渡淮河、跨越最后一道天险,进入大别山区,胜利完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8月24日下午,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由野战军指挥部、中原局和六纵组成的中路军右翼,强渡汝河后从正阳县到达彭店。刘邓首长命令部队当晚攻克淮河北岸的息县县城,夺下淮河渡口,准备渡河器材,以便部队迅速进入大别山当晚召开高级干部会议,研究部署部队进入大别山后的行政区划和党政军组织建设问题。彭店会议是刘邓大军即将渡过淮河天险进入大别山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在别山区创建新的解放区,迅速建立各级党政军组织,使大别山解放区逐步得以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用。25日拂晓,六纵十八旅先头部队攻占了息县县城,夺下淮河北岸渡口大埠口。26日,刘邓首长率部队经路口、城郊通过县城抵达大埠口、王湾、新铺街一带,面对滔滔淮河横渡少船、追兵迫近的险境,刘伯承、邓小平夜晚在小王湾召开紧急会议,刘邓首长分工负责渡淮和阻击敌人。刘伯承深夜手持竹竿乘小船亲自到河中探测水情。拂晓时看到有战士牵马蹚水过河,当即命令部队迅速徒涉淮河。此时左翼二纵由新蔡县入境经岗李店、包信、夏庄,从陈棚华埠抢渡淮河。27日中路大军主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11月1日十二纵、25日十纵分别从大埠口、孙庙渡淮进入大别山。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需要,12月16日,刘伯承司令员率野战军后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和一纵从息县渡过淮河开辟淮西根据地。1948年
1月10日,一纵二十旅占领明港车站、解放确山县城后,经一夜行军到达包信以南小茴店宿营时,突遭国民党军整编十师、十一师围追。五十八团、五十九团奋勇阻击,掩护旅主力转移。五十九团一营在撤退时陷入敌人重围,营长郅福田带部队反复冲杀,终因寡不敌众,重伤被俘后牺牲。500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2月21日,邓小平政委和李先念副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率野战军前方指挥所转出大别山,从息县渡淮,22日在包信郭庄宿营,命令前去执行护送任务的部队不要护送,当夜打下县城,策应大别山的斗争。遵照邓政委指示,一纵骑兵团和一旅七团于23日拂晓一举解放县城,完成了“最好的护送。”24日,邓小平政委一行安全到达临泉县韦寨,与刘伯承司令员胜利会合。
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刘邓大军从渡过汝河、闾河进入息县境内,到抢渡淮河进入大别山区,再到转出大别山,从这里踏上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在往返数百里的征战途中和敌人进行过多次战斗,许多英烈长眠在了这片古老而红色的土地上。他们曾几乎走遍了息县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与息县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纵一旅七团留在息县剿匪,直到1948年7月才离开。刘邓大军经过息县时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息县是革命老区,是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为了支援刘邓大军,人民群众省吃俭用,捐出粮食、蔬菜、棉花、布匹、柴草等,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大军侦察敌情、充当向导,掩护救治伤员,留下许多感人的事迹。刘邓大军和息县人民军爱民、民拥军,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辉历史篇章。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息县人民为建设美好息县再谱时代发展新篇章而奋斗。(张杨杨 张泽林)
(作者单位:息县史志研究室)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