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051 河南省国有商城黄柏山林场三代工人集体

2021-01-29 11:14:33 来源:信阳文明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三代青春献林场 打造河南“塞罕坝”

河南省国有商城黄柏山林场始建于1956年,是全省唯一一个场辖村管理模式的国有林场。64年来,黄柏山林场三代林业工人以场为家,接续奋斗,夫妻同护一片林,父子兄妹齐上阵,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三代人扎根大山深处,坚守绿色梦想,用青春和生命,染绿了一座座荒山,使黄柏山林场成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林相最好、活立木蓄积量最多的国有林场。2016年,黄柏山林场和河北塞罕坝林场一起,成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

“林一代”艰苦创业“打江山”

建场初期,第一代黄柏山林业人在大别山腹地,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那时,每人每月平均配发40斤粮食,除了补贴点家用,一天的量就只够吃一顿饭,经常吃不饱肚子,平日里就是两个干玉米馍馍扛一天,喝溪水,吃野果。在此恶劣环境中,第一代林场职工一年完成植树造林7000亩,让近六万亩的山岭郁郁葱葱。

“林二代”砥砺奋进“守江山”

70、80年代,林二代来到林场守护父辈打下的“江山”,他们走上了“防偷盗、搞科研、修公路”的护林之路。工人们不分昼夜巡视山林,驱逐盗伐分子,守护了一方森林。1972年,根据河南农学院老师的建议,林场开始对杉木林进行间伐试验,逐步探索出了抚育间伐经验,并获得了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林二代”们在全省率先推行国有林场人事改革,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一次性成功分流富余人员149人,精简四个二级单位。仅2003年当年就省下来100多万元,相当于把500亩以上、40年的成材林留在了山上。走“租赁山场、扩张规模、荒山造林、培育资源”的产业发展路子,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流转社会山场4.22万余亩,使森林经营面积扩大了近一倍,后又把划入的六村集体山林统一纳入管理。同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采取工程规模造林、集中连片抚育和见插绿补植补造相结合的办法,每年新造林300亩以上,中幼林抚育1万亩以上。

“林三代”开拓创新“谋发展”

2006年开始,“林三代”们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县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的良好机遇,实施了由单一营林生产向旅游产业双向发展的战略大转移。2018年以来,紧跟“两山”理论践行契机和“黄柏山精神”学习热潮,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建成了黄柏山展览馆和黄柏山林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了黄柏山生态文明教育中心,举办了黄柏山精神征文大赛,打造了黄柏山“四干”精神教学点,出版了报告文学《大别山的绿脊梁》,邀请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纪录片《青山不老——黄柏山》,先后与南京大学等学院实施了校地对接,成为了信阳市委党校、商城县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和各大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黄柏山精神和黄柏山林业工人转型发展事迹成为了信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先进典型。

编辑:信阳日报社全媒体编辑-刘方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