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 信用赋能 我市案例入选全国十佳

2025-11-27 来源:信阳日报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坤灿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服务企业在基层”典型案例名单,市发展改革委报送的《金融助力、信用赋能革命老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全国十佳案例,为全省唯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于11月25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分享了信阳以金融和信用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时提出的“两个更好”重大要求,把“金融助力”与“信用赋能”作为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的双引擎,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从前端、中端、后端全链条发力,以“小切口”打通惠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政策宣传贯彻前端,我市高标准编制社会信用体系五年规划、绿色金融三年行动方案等统领性文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提升行动等工作列为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为金融信用工作划定“路线图”。同时,通过优化免申即享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零申报、零跑腿、资金直达”,并依托“百姓宣传直通车”等载体开展金融信用政策宣讲,编印惠企政策手册,让企业和群众对政策应知尽知。

在企业服务中端,我市靶向施策、精准破局。针对信用修复难题,构建协同修复机制,实现“一网通办、即申即办”。自2024年以来,累计协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635条,初审及时率和完成率均达100%;围绕融资难点,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放款379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让3.8万家企业获得248亿元授信。同时,全面推行“扫码入企”,为8.97万家企业赋码,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让涉企检查更具精准性。

在成果应用后端,信阳的探索同样亮眼。与苏州市开展信用交流合作,与鄂豫皖省际毗邻城市实现信用修复联动、“信用代证”互认,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上线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专区,建立全省首个绿色项目库,设立13家绿色专营机构,成为全国信用监测首批联合建模城市。同时,在民生和产业领域拓展“信用+”应用,“信用+重要农产品”追溯、“信用街区”等示范工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信阳毛尖”全产业链信用工程提升了区域品牌价值,“信用+红色文旅”“信用园区”等特色工程为产业发展注入信用动能。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