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虽寒意渐浓,但潢川县张集乡的茭白种植基地里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忙着采收、分拣,洁白饱满的茭白被整齐装箱,即将运往各地市场。这种水生蔬菜已成为该乡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4年,张集乡精准发力,整合辖区闲置土地资源,成功引进了茭白种植产业,并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推动茭白产业发展。目前,150亩优质茭白种植基地已覆盖该乡7个行政村,并配套建成了一处专业育苗基地。凭借“零农残、高产量、稳收益”的核心优势,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田间赚钱”的美好愿景。
良种加良法,种出放心茭白。“种植茭白,选对品种是成功的第一步。”技术员余立中介绍,“我们选育的‘龙茭二号’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病害、耐寒等特点,亩产稳定在8000斤至10000斤。经国家农残检验中心检测,我们种植的茭白农残含量为零,口感清甜脆嫩,绿色品质显著。”
为了让农户掌握“种茭秘诀”,张集乡组织村干部和产业带头人远赴上海、浙江等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指导,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项目初期遇到技术瓶颈、销路不畅时,该乡及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杨集、吴集、高寨三个村试点成功,增强了后续规模化发展的信心。
全产业链赋能,让小茭白变身大产业。“我们种植的茭白品质很好,市场非常认可。”张集乡高寨村村干部、茭白仓储分拣交易中心负责人吕关钰表示,外地客商催单信息不断,田里的茭白还没摘下来就已经被预订一空。在张集乡茭白冷链仓储分拣交易中心,600平方米的冷库配备6台制冷机全天候运转,带包装的茭白可实现60天锁鲜,即便遇到市场价格波动,农户也能通过错峰销售保证收益。
茭白种植不仅壮大了张集乡的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还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按每亩4000元的人工费用计算,150亩茭白每年能为全乡带来60万元劳务收入,使得留守老人和妇女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
下一步,张集乡将继续瞄准茭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扩大种植规模,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品质筑牢品牌基础。同时,通过拓宽产销渠道、深化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张集茭白”的市场辨识度与影响力,使其真正成为带动群众稳步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引擎”,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何宝山 胡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