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记者从10月30日召开的信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了解到,“全市安全日” 实践5年来,全市累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9.9万场次,参加演练人员达1474.9万余人次。
2021年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安全行为规范的决定》,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市安全日”。五年来,我市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市域立法为标志,以“全市安全日”为抓手,广泛开展抢险救援、逃生疏散演练,探索全民参与安全共建、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市坚持“练为战”工作理念,创新演练方式,拓展演练维度,加大社会应急力量的参与力度,不仅为全市210支县乡级骨干救援队伍配备各类救援装备2.7万件,开展情景模拟、科目设置和演练实施,还依托大别山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定期组织救援技能培训、比武竞赛、联合演练。
立足实战导向,严格演练评估检查。我市成立11个处级领导带队的指导组,在每月“全市安全日”当天“四不两直”开展演练指导评估,做到以评促备、以评促战。组织市县两级300余人的应急救援队员、159人的专家深入乡村一线全过程服务指导。同时,我市将应急演练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要内容,采取应知应会考察、现场拉动演练等方式,督促企业将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措施转变为员工的“肌肉记忆”。
“全市安全日”应急演练开展以来,全民安全素养和应急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应急实战能力基础显著夯实,并且作为应急能力提升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国全省等多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创造了区域安全发展的“信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