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俊杰 通讯员 任太钰
入夏以来,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阶段性旱情及病虫害高发等多重生产挑战,我市夏秋季茶园管理迎来关键考验。为切实帮助茶企茶农破解生产难题,市农科院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奔赴浉河区、平桥区、商城县、新县、光山县、罗山县等茶叶主产区,开展“点对点” 夏秋季茶园管理技术指导,为茶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一线“问诊”,精准破解茶园生产难题
“你看,这片茶园茶小绿叶蝉发生较为严重,建议在早晚稍凉快时,喷施低水溶性农药,同时放置黄红双色诱虫板,并结合氨基酸叶面肥快速补充养分,促进茶树恢复生长。”在商城县清凉寺茶叶专业合作社,市农科院茶叶所所长蒋双丰仔细查看了茶树的长势。她表示,受持续的高温干旱的影响,茶园茶小绿叶蝉大面积发生,导致茶树新梢卷曲、干枯,当务之急要密切监测虫情,避免虫害大规模爆发。针对春茶后未及时追肥造成茶树长势弱、抗性差的情况,技术团队现场制定了“防控+补养”方案,确保茶树健康生长。
为精准破解不同地块的生产瓶颈,市农科院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各服务县区茶企,聚焦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调研指导。
在新县大地茶叶有限公司幼龄茶园示范基地,技术团队重点查看黄金茶2号茶苗生长情况,结合后续高温天气预测,技术人员强调幼龄茶园抗逆性较弱,需通过铺草覆盖、精准肥水补充等措施,降低高温干旱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此外,在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罗山县的成龄茶园,针对高温导致的叶片灼伤、病虫害潜在风险等问题,技术人员逐一给出“轻剪保墒”“通风降湿”等应对建议,避免盲目作业加重茶园损伤。
分类指导,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
“夏季是茶树枝条养护的关键时期,做好除草作业是关键,拔除的杂草会被重新覆盖在土壤表面,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茶树创造了相对湿润的生长环境。入夏以来,我们针对夏季高温干旱特点,指导各地茶园开展杂草防控,同时采用遮阳网等方式,对茶树遮阴降温。”蒋双丰介绍道,夏季做好修剪工作,一方面可以塑造良好的采摘面,另一方面减少水分蒸腾,但是要在7月下旬前完成成龄茶园第二次轻剪,8月后高温时段暂停修剪,防止茶树失水。
围绕“田间管理—加工生产—土壤养护”全链条,技术团队结合不同产区需求,推广了一系列实用技术,重点针对夏秋茶加工常见问题和绿肥间作技术应用开展指导,包括修剪与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
“我们重点推广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茶园‘绿肥+’模式,在幼龄及裸露度高的成龄茶园间作鼠茅草、圆叶决明、箭筈豌豆、油菜、肥田萝卜等绿肥,既抑制杂草又提升土壤有机质。”蒋双丰表示,当前正值圆叶决明生长旺季,技术团队指导茶农采用“割一行留一行”的方式,既为茶树提供有机质,又避免过度遮阴影响茶苗生长。
长效跟踪,科技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要送技术到茶园,更要让技术落地见效。”蒋双丰表示,此次指导并非“一次性服务”,而是建立了“调研—指导—跟踪—优化”的闭环服务机制;后续将通过线上答疑、定期回访等方式,跟踪茶园管理效果,及时调整技术方案;针对8月下旬至9月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高温,提前推送灌溉遮阴、灾后修剪复壮等预案;此外,指导有需求的茶企开展秋季扦插育苗与冬季绿肥播种,为翌年春茶生产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