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 办实事】“失能”不失关爱 服务触手可及 我市全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2025-08-07 来源:信阳日报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8月5日一大早,信阳厚德心理机构的志愿者们就来到平桥区新建社区,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打扫卫生、清理家务、健康检查、心理辅导——志愿者们与老人面对面交谈、心与心沟通,让老人倍感温暖。

“社区里有21户困难老人需要上门服务,我们坚持每周两次上门服务,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信阳厚德心理机构负责人叶子对记者说。

失能.jpg

针对我市部分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面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时,我市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实推动开门教育办实事,全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按照行动计划,今年7月底前,完成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3600名老人开展不少于12万次的居家上门服务;12月底前完成39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完成45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为7500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不少于20万次居家上门服务。目前,全市已完成207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提供上门服务16万次。”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负责人说。

为让家庭困难的老人“失能”不失关爱,我市出台了《信阳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为60岁及以上经济困难家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建设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和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等。其中,经济困难是指家庭人均收入符合低保、低保边缘标准,可视情扩大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的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失能、部分失能是指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等标准评估为轻度失能及以上等级。

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上,根据老人失能状况、居家环境条件等情况,并结合其意愿,对其家庭环境关键区域或部分进行适老化改造,按需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等智能设备,并视情况配备助行、助餐、感知类老年用品。开展上门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照料、基础护理、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

目前,各县区把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作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破解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抓手。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通过“月指导、季调度”等形式,加强项目进展跟踪。同时,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政策,指导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出申请,由县区民政部门最终审核。

“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目前,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长效机制正在建立。我们将一体化推进项目网络建设、专业机构培育、信息平台搭建、服务人才培养、消费潜力挖掘等工作,打造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的信阳模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