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流程,压实责任,7月31日下午,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市“扫码⼊企”培训会。各县(区)、管理(开发)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负责⼈,市各有关单位“扫码⼊企”联络⼈参加培训。
会上,市规范行政行为工作专班通报了全市“扫码入企”工作开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司法局围绕《信阳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详细解读了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流程与纪律要求;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解读了《关于全面推行“扫码⼊企”工作的通知》的目标要求、适用范围情形、报备程序要求;技术⼈员现场演示了公务⼊企码⼩程序及系统平台的全流程操作,包括功能模块使用、关键步骤操作及常见问题处理等。
会议指出,推行“扫码入企”工作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检查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市委市政府从“小切口”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一是国省有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扫码入企”工作要求。二是各地有探索。多地区探索推行“联合查一次、扫码入企、非现场执法”等模式,既提升检查精度,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打扰。三是企业有呼声。“扫码入企”规范了执法行为,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真切感受到执法的尺度与服务的温度。四是我市有基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公务入企码”平台,系统构建“制度+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构建起功能集成、操作简便的涉企服务监管枢纽。五是工作存在不足。覆盖范围不够全面,部门协同存在壁垒,企业知晓度和参与度不高,少数企业对政策理解不深,配合积极性有待提升。
会议强调,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必须将“扫码入企”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一是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坚决落实“无码不检查、扫码才合规”的刚性要求,迅速组织“二次培训”,确保所有涉及入企公务活动的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要加快推进企业赋码全覆盖,确保“有企就有码、入企必扫码”。二是要建强机制、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市规范行政行为工作专班作用,针对高频检查事项全面推行“联合检查+一次扫码”模式,加快打通“扫码入企”平台与“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公示等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检查计划、过程记录、结果反馈等信息实时共享、互认共用。三是要寓管于服、优化服务,推动执法理念由“以罚代管”向“指导帮扶”转变,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检查中主动为企业“开处方”、提建议,并通过平台如实记录指导内容,探索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合理降低检查频次,营造“守法便利、诚信受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