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哈密宝石花吐哈医院口腔科诊室里,一面绣着“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熠熠生辉,这是患者对河南援疆医生石月最真挚的赞誉。自2024年5月作为河南省骨干医师赴疆以来,商城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医师石月以精湛医术、无私情怀,在戈壁深处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援疆故事。
面对边疆地区口腔医疗技术薄弱的现状,石月将她在北大口腔医院进修学习的前沿技术和商城县人民医院的特色经验融入当地诊疗。2024年6月,一名饱受牙齿松动、溢脓困扰的患者辗转求医,多家医院建议拔牙,石月却坚持“只要有1%治愈的希望,我们就应尽100%的努力”。石月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牙周系统治疗。经过长时间的完善牙周治疗以及相应的牙髓治疗,患者牙齿松动的症状逐渐缓解,这颗牙齿最终保住了,也让患者重拾咀嚼功能。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她主导的疑难病例治疗不仅填补了边疆地区医院口腔技术空白,更传递了商城县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援疆不仅是治病,更要为边疆培养人才。”石月积极开展口腔科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创新“病例讨论+实操带教”模式,积极指导开展种植牙、根管治疗、矫牙等技术,把她从北大口腔医院学到的知识倾囊相授于当地医务人员。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她耐心细致地指导,手把手教授,逐步提升医护团队的整体素质,实现了从最初的依赖外援到独立完成复杂操作的跨越。她还将儿童正畸、牙周病系统化管理等经验引入科室,把“输血”变“造血”,推动吐哈医院口腔科诊疗水平跃升。
援疆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离家时,石月的孩子才小学二年级,年幼的孩子含泪追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家庭离不开她,医院和患者离不开她,但为了她热爱的口腔医学事业,石月毅然选择了从中原大地奔赴新疆哈密,成为吐哈医院的一名援疆医生,“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面对哈密沙尘、高温、时差等挑战,她快速适应环境,将思乡之情转化为服务边疆的动力。除临床工作外,她还时常跨越茫茫戈壁深入矿区义诊,为边疆地区的农牧民和矿区工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她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一年援疆期已经接近尾声。石月表示,即使离开,未来她仍将推动豫哈两地学术交流、技术协作,搭建远程会诊平台,为吐哈医院的发展,也为新疆广大员工群众的口腔健康贡献力量,做一名“永远的援疆者”。
从大别山麓到天山脚下,石月用医术治愈病痛,用真情温暖人心,更用“传帮带”播撒希望的火种。她的故事,是新时代援疆精神的缩影——以专业为桥,以仁心为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