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保群 实习生 翁程煜
“春节临近,多肉植物走俏。我们准备了各式各样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多肉植物供顾客挑选采购。”昨日,在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邱丘多肉种植基地,负责人邱丘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走进邱丘多肉种植基地大棚,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盆盆、一株株外形奇特、萌态十足的多肉植物,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紫色的……连成片、排成行,仿佛走进了一座大花园。看似平凡的多肉,不仅为春节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更为邱丘“种”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邱丘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就喜欢花花草草,后来发现多肉植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市场前景也不错。经过多方考察,2015年,她在二郎村租赁大棚,成立邱丘多肉园艺有限公司。起初,因为缺乏经验经历过损失,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不断摸索、请教和学习,如今的生意已红红火火,效益也是蒸蒸日上。现在,她种植的多肉植物有15万株、400多个品种。
“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日常种养要多通风、少浇水。”“培育多肉的盆土最好一半是颗粒土,这样能保证透气透水不烂根。”“把不同造型、色彩缤纷的多肉植物种在一起,再点缀上鹅卵石、小摆件组合成的盆栽,特别富有美感。”……谈到多肉植物的种植与销售,邱丘打开了话匣子。为了拓宽销路,头脑灵活的邱丘将线下零售与直播带货结合起来,创新了销售模式,赢得新商机。丰富的多肉植物品种和朴实无华的直播风格为邱丘牢牢留住了一批忠实粉丝。
多肉植物种植产业的创业者和直播带货“新农人”构成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把爱好变为事业,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结合最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也让“多肉花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