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文/图/视频
“初恋、白雪公主、中莓香玉、黑珍珠……”1月21日上午,在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学堂岗村精品草莓园,村支书叶调成介绍着大棚内草莓的品种,如数家珍。
“这些草莓的名字叫得真浪漫啊!”记者不禁感慨。跟随村支书走进园内,只见一排排草莓植株整齐排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绿色波浪,悬空的架子上点缀着各色草莓,有的微微泛红,有的呈奶白色。棚内安装有温湿度、PH值、CO2浓度、磷钾含量传感器,连接着的显示屏实时监测着草莓生长因子变化情况。
“这里搭建有水肥一体化设施,采用智能物联网技术,可在任何有网络信号区域在手机上操控草莓施肥和灌溉。”叶调成指向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细数草莓园的“科技范儿”,“草莓苗被架起来,使得栽苗、浇水施肥、采摘等操作更加省力,无需弯腰即可完成。草莓离地面较高,不易接触到雨水和灰尘,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灰霉病等病害……”
据叶调成介绍,学堂岗村以集体经济“小杂果基地”为依托,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蟠桃、猕猴桃、草莓、樱桃等种植产业。2019年、2021年,学堂岗村先后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共80余万元,流转土地70余亩,建设蟠桃、猕猴桃种植基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优质品种。2023年以来,又流转50余亩土地,新建智能联动温室8000平方米,发展草莓精品种育苗产业。与此同时,村里依托原废弃小学建设豫南民居合院式民宿,通过文化连廊、内庭院串联让整个院落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构建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田园观光采摘一体化示范基地。
如今的精品草莓园,已经成为学堂岗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十三里桥乡草莓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十三里桥乡草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草莓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逐渐成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促进草莓生产、经营、组织、产业融合、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做大做强十三里桥草莓产业,将十三里桥打造为全区乃至全市样板的农业发展先行区。”谈及未来,十三里桥乡乡长尚孟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