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光山:不容错过的红色景点

2024-06-18 来源:信阳日报

光1.jpg

光山,属大别山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建党基地和大别山精神的发祥地之一,素有“红色土地”“文化厚地”之誉。

从文殊乡的花山寨会议旧址,到北向店乡的五虎岔羊战斗纪念地……这里,每一座山、每一道水都在诉说着峥嵘岁月的故事,每一座小镇、每一个村落都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这些红色景点见证了光山的奋斗与辉煌,也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别山儿女砥砺前行。

光2.jpg

让我们怀着敬仰之心,走进光山,探寻这些红色景点背后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与不朽。

徐畈革命旧址群

徐畈革命旧址群位于光山县西南30公里的晏河乡管围孜村,现为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1年1月,中共光山县委书记高敬亭率光山独立团和光山赤卫军千余人解放徐畈。随后,中共鄂豫皖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保卫局及省革命法庭、红四军指挥部、训练所、列宁小学等相继迁到徐畈,光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也一同迁入徐畈。徐畈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之一历时近两年之久,这里家家住过红军,户户支援过革命,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有“红都”美誉。

白雀园革命旧址群

光3.jpg

白雀园革命旧址群位于光山县城东南33公里的白雀镇白雀老街。

白雀园革命旧址群包括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白雀园大肃反监狱、白雀园市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局分局、鄂豫皖省苏经济公社、红军赤卫独立师指挥部、红四军司令部、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明代城门及古城墙、小东门、皮定均旧居、白雀园会议旧址以及白雀园明清街等,现有保护房屋1000余间。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寨会议旧址

光4.jpg

花山寨会议有长征路上的“小遵义会议”之称。其旧址位于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现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重走红军路、追索红军战斗历程的体验地之一。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西南约1公里的周洼村召开了鄂豫皖省委第十四次常委会,史称“花山寨会议”。会上,程子华传达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军委对鄂豫皖根据地的指示。会议决定: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为发展红军和创新根据地而斗争;行动中,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以宣传党的主张,扩大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留下一部分红军武装,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花山寨会议是红二十五军前途与命运的转折点,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和北上抗日。

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

光5.jpg

王大湾会议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古田会议”之称,其会址纪念馆位于光山县东南20公里的砖桥镇。

1947年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8月27日到光山县境内。因连续行军作战又无后方供给,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官兵对坚持大别山作战信心不足,部队一时出现了疲惫和纪律松弛等现象。当时敌军上百万人已将我军10余万人团团包围,如再不打胜仗、打开局面,我军处境将十分危险。在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刘伯承、邓小平和中原局野战军总部决定于9月27日至29日,在光山县砖桥镇的文氏祠召开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史称“王大湾会议”,军史上又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古田会议”。

王大湾会议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在军事政治斗争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加强了党的领导,对于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打破蒋介石总体战略,实现党中央战略进攻的伟大决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殷区起义纪念地

殷区起义纪念碑位于在光山县殷棚乡政府所在地的街南头山包上。

1930年4月10日,中共光山县委发动了殷区武装起义。参与暴动的游击大队和农民群众3000余人,向驻守殷棚的反动民团易本应部发起了攻击。这次暴动共歼灭易本应民团300余人,缴获步枪200余支。起义胜利后成立了殷区苏维埃政府。4月下旬,易本应纠集各地民团武装5000余人扑向殷棚。起义军撤退到钱小寨固守,在弹尽粮绝水断的险恶情况下同20倍于自己的敌人抗击50余天。最后敌人攻进钱小寨,除钱钧、吴成甫等30余人突围外,殷区区委书记吴恒顺等200余人均壮烈牺牲。

殷区起义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1991年以这次起义为素材的电视连续剧《壮骨雄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反映光山人民艰苦卓绝斗争的一部宝贵历史教材。

斛山寨战斗纪念地

光6.jpg

斛山寨战斗纪念地位于光山县城东20公里的斛山乡,是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旧址。

斛山寨上面凸起两座山峰,分南北峰,南峰为前寨,北峰为后寨,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11月8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25军向西行进途中,在斛山寨与敌军遭遇。我军将士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毙、伤、俘敌约4000人,缴获甚多,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1947年9月25日,随着战略反攻的展开,刘邓首长指挥野战军将国民党第85师诱入预伏的斛山地区,经过一系列战斗,将敌人的机动部队全部引向了大别山以北地区,保障了鄂东、皖西革命斗争的胜利展开。

五虎岔羊战斗纪念地

光7.jpg

五虎岔羊战斗纪念地位于光山县城西15公里的北向店乡代湾,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刘伯承司令员与敌人的一次遭遇战纪念地。

1947年12月14日,刘邓大军北渡淮河,与国民党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整编胡琏部第十一师在“五衢门户”之地五虎岔羊发生遭遇战。刘伯承、杨勇率军以一个旅将士抗击敌三个旅兵力的数十次进攻,毙、伤敌3000余人,取得突围胜利,实现战略布局、战略转移、牵制敌主力、中原大挺进之四大目标。战后,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称赞:“这次战斗打得好。”五虎岔羊之战,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巩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光山纪念碑

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光山纪念碑坐落在光山县城北路北台子公园内,是光山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而立,1958年10月27日落成。

纪念碑位于北台子村西南的一块平坦的山坡上,半山腰有一座三层楼阁式木塔,塔内有一根粗大石柱,高约1米。塔身与塔基之间有一条公路穿过。因山势陡峭,故为便于管理和保护,仅建于半山坡上。该碑为砖木结构,正面镌“光山县北台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背面铭刻“北台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面镌刻4位烈士事迹,题词:“战斗前仆后继牺牲在此”“为了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背面为题词:“怀念在此英勇牺牲之建国村全体人民”“缅怀在这里牺牲之英灵”。

一个个红色景点,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沉浮,也见证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走进这些红色景点,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革命先烈们对话。正是这些革命先烈,用他们的英雄壮举孕育了光山,发展了光山,才有了今天的“红色光山智慧之乡”。(光宣 /文 徐大迟 /图)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